(四)围绕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采取的一些新的工作方法和措施。为保证全员劳动合同制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市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是规定试点审批程序。试点企业准备工作完成以后,通过主管部门逐级申请,由市劳动局批准。二是不断深化合同制政策理论的研究工作。多次召开试点企业以及主管部门、区、县负责同志和理论工作者参加的座谈会、研讨会,分析试点工作中的问题,研究改进的办法和完善的政策,并从理论上进行探讨,不断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端正指导方针。三是在实践中以典型引路推动工作的发展,认真总结试点的成功经验,进行现身说法,及时、有力指导新试点企业开展工作并提高老试点企业本身的工作。四是建立试点企业职工增减变动和经济效益的定期统计制度,掌握改革动态情况。五是做好终止、解除劳动合同到社会待业人员的跟踪调查。六是举办试点企业劳动合同管理的培训班,交流经验,提高管理水平。
试行全员劳动合同制以后,企业内部仍坚持实行动态的优化劳动组合,并签定上岗合同,把双方的责权利具体化,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人。
三、全员劳动合同制试点工作的初步成效
我市的试点办法虽然还不很成熟,有些地方尚需进一步完善,但从试点情况看已收到初步成效:
(一)结合履行合同,加强企业管理,全面提高企业素质。试点企业开始依照劳动合同规定,进行有效的劳动管理,对职工进入企业、上岗下岗、合同的签订、变更、终止、解除以及职工培训、考核、奖惩、升级、退休养老金的发放等项工作都做到制度化、规范化,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单纯靠行政管理的旧模式。东华服装公司、通力机械厂和商标印刷三厂等企业还结合企业管理,补充完善岗位责任制规范;制定岗位考核标准和办法;并将经营承包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车间、班组和个人。做到人有岗、岗有责、事事有制度,件件工作有标准,出现了人人积极劳动,个个争做贡献的新局面。1990年,这三个企业分别进入了市先进企业和国家二级企业的行列。
(二)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发挥职工主人翁作用。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促使企业经营者树立合同意识,加强法制观念,激发了责任心和使命感。不少厂长都深入一线抓管理、上效益,组织全厂职工力求兑现劳动合同和承包合同。去年以来,化工机械厂等7家企业,发动职工提出合理化建议7,000条,近半数被企业采纳,使企业“闯关”并扭亏为盈。北京食品店制定“两参一改五员分工负责制”,建立了干部到一线劳动,工人参加日常班组管理等制度。关东店百货商场建立了思想工作“四必访”、“四说”的制度,推动一些后进职工思想迅速转化。有的试点企业还分期分批举办职工培训班,促进了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