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金融市场分析
一、金融市场运行分析
2007年第一季度,金融市场继续保持健康平稳运行。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交易活跃,债券市场收益率曲线总体上移并呈现陡峭化趋势,外汇市场继续快速发展,市场结构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
2007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企业资金需求旺盛,国内非金融机构部门(包括住户、企业和政府部门)贷款融资和股票融资明显较多,占比显著上升。但第一季度国债融资额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2007年继续执行稳健财政政策,适当减少了财政赤字和长期建设国债规模。企业债券融资同比下降较多,主要是受短期融资券到期较多等因素影响,第一季度短期融资券到期613亿元,同比多到期598亿元。
表3:
2007年第一季度国内非金融机构部门融资情况简表
┌──────────────┬──────────────┬────────────┐
│ │ 融资量(亿元人民币) │ 比重(%) │
│ ├──────┬───────┼──────┬─────┤
│ │ 2007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6年│
│ │ 第一季度│ 第一季度 │ 第一季度│ 第一季度│
├──────────────┼──────┼───────┼──────┼─────┤
│ 国内非金融机构部门融资总量│ 14631 │ 14048 │ 100 │ 100 │
├──────────────┼──────┼───────┼──────┼─────┤
│ 贷款 │ 14293 │ 12822 │ 98 │ 91 │
├──────────────┼──────┼───────┼──────┼─────┤
│ 股票 │ 316 │ 72 │ 2 │ 1 │
├──────────────┼──────┼───────┼──────┼─────┤
│ 国债 │ -19 │ 349 │ 0 │ 2 │
├──────────────┼──────┼───────┼──────┼─────┤
│ 企业债 │ 41 │ 805 │ 0 │ 6 │
└──────────────┴──────┴───────┴──────┴─────┘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一)银行间市场交易额再创新高,市场利率总体水平较低
受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增长、股票市场交易活跃以及春节等因素影响,第一季度银行间回购、拆借市场交易活跃,日均交易额再创历史新高。资金需求延续上年趋势进一步短期化,交易主要集中于隔夜品种,拆借、回购隔夜品种交易份额占市场的一半以上,居历史最高水平。第一季度,债券回购累计成交7.8万亿元,日均成交1318亿元,同比增长53.6%;同业拆借累计成交1万亿元,日均成交163亿元,同比增长1.6倍。
货币市场利率受货币政策操作、春节因素和新股发行影响有所起伏,季末在央行操作有效引导下出现上升,但第一季度利率水平总体较低,市场流动性较宽裕。3月末,7天品种质押回购利率和7天Shibor均为1.97%。短期利率2007年以来继续明显受到新股特别是大盘股融资的影响,其中2月12日受中国平安发行新股融资389亿元影响,当天7天品种质押回购利率升至新峰值4.6%,比2006年峰值(4%)上升0.6个百分点。
回购(包括质押式和买断式)市场上,国有商业银行净融出资金明显增加,当季净融出资金3万亿元。第一季度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投放较多,同时在银行间市场净融出资金明显增加,表明国有商业银行资金较宽松。其他金融机构(其他金融机构包括政策性银行、农信社联社、财务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及基金公司)和外资金融机构净融入金额增长较快,资金需求较大。同业拆借市场上,其他商业银行净拆出资金同比增加较多,证券及基金公司净拆入资金上升明显。
表4:
2007年第一季度金融机构回购、同业拆借资金净融出、净融入情况表
单位:亿元
┌──────────────┬──────────────┬─────────────┐
│ │ 回购市场 │ 同业拆借市场 │
│ ├───────┬──────┼───────┬─────┤
│ │ 2007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6年│
│ │ 第一季度 │ 第一季度│ 第一季度 │ 第一季度│
├──────────────┼───────┼──────┼───────┼─────┤
│ 国有商业银行 │ -29494 │ -25221 │ -313 │ -602 │
├──────────────┼───────┼──────┼───────┼─────┤
│ 其他商业银行 │ 3112 │ 8039 │ -2328 │ -1116 │
├──────────────┼───────┼──────┼───────┼─────┤
│ 其他金融机构 │ 20277 │ 14831 │ 1980 │ 1232 │
├──────────────┼───────┼──────┼───────┼─────┤
│ 其中:证券及基金公司 │ 3213 │ 4193 │ 1439 │ 730 │
├──────────────┼───────┼──────┼───────┼─────┤
│ 保险公司 │ 5512 │ 3913 │ │ │
├──────────────┼───────┼──────┼───────┼─────┤
│ 外资金融机构 │ 6105 │ 2351 │ 661 │ 486 │
└──────────────┴───────┴──────┴───────┴─────┘
注:负号表示净融出,正号表示净融入。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二)现券交易较活跃,债券发行利率上升较多
受市场资金需求较大影响,第一季度现券市场交易较活跃,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交易累计成交2.6万亿元,日均成交438亿元,增长14%。交易所国债现券成交317亿元。作为债券市场利率风险管理的有效工具,利率互换交易自2007年以来增长迅速,有效地发挥了维护金融稳定、促进金融市场发展的积极作用。第一季度,利率互换交易本金额达391亿元,超过了2006年全年的成交本金额。债券远期交易比较活跃,第一季度共成交347亿元,主要集中在短期产品。
银行间现券市场上,国有商业银行是主要的净买入方,净买入2485亿元,同比增长65.3%。其他商业银行和证券基金公司资金需求增加较多,分别净卖出现券3299亿和89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3%和6.3倍。证券基金公司资金需求明显增加主要是受当季股票市场交易活跃的影响。
第一季度,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债券指数走势平稳。银行间市场债券指数由年初的116.79 点略降至3 月末的116.51 点,交易所市场债券指数由年初的111.39 点略升至3 月末的111.73 点。银行间市场债券价格稳步回落,各期限债券收益率均有所上升。3 月份,受加息以及新的10 年期国债发行等因素共同影响,银行间债券市场国债收益率曲线总体上行,长期债券收益率上升相对明显,收益率曲线呈现陡峭化趋势。市场对未来利率上升预期进一步增强。
债券一级市场继续保持稳定发展。第一季度,债券一级市场累计发行各类债券(不含央行票据)3434亿元,同比增加272亿元,增长8.6%。分类看,市场融资工具仍主要集中在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和企业债券上,分别发行1160亿元、1171亿元和664亿元,三类债券发行额的市场份额合计达87%。
债券市场创新金融产品规模稳步扩大。商业银行直接融资规模进一步扩大,3 月末商业银行金融债券存量为780 亿元。短期融资券市场稳步发展。第一季度,共有56 家企业累计发行59 只短期融资券,总金额为604.9 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1 年期为主要发行品种, 占发行总量的76.4%。截至3 月末,共235 家企业累计发行379 只短期融资券,累计发行面额4941.4 亿元;累计已有145 只、计2282.6亿元短期融资券按期兑付;未到期短期融资券为234 只,余额2658.8亿元。
图3:2007年第一季度银行间市场国债收益率曲线变化情况(略)
受通胀预期及系列金融宏观调控措施实施特别是再次上调存贷款利率0.27 个百分点等因素影响,债券发行利率逐步上升,市场融资成本不断提高。3 月份发行的10 年期记账式国债利率为3.4%,比上年9 月份上升0.48 个百分点;国开行1 月份发行的5 年期固定利率债券利率为3.5%,比上年4 季度上升0.35 个百分点。目前市场对利率上升预期继续增强。短期融资券发行利率基本保持平稳,略有下降。一年期发行利率在3.40%-4.50%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