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机、变流器
充分利用军工产品研发获得的成果与技术优势,加快技术向产品的转移进程,成为国内率先提供高质量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批量供应商。以大功率、长寿命、抗恶劣环境、低成本、高转换效率、高可靠性等为主要目标,开展相应技术、产品开发。2010年具备2兆瓦级机组相关产品的自主设计能力和掌握批量制造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形成年产1000台的生产能力;2015年具备3兆瓦级机组相关产品的自主设计能力和掌握批量制造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年产2000台的生产能力;2020年具备5兆瓦级机组相关产品的自主设计能力和掌握批量制造技术,实现批量出口,成为国际主流供应商。
偏航系统、刹车系统、液压系统
加快关键技术的研发进程、重点突破相关产品与整机的匹配技术,实现与国内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整机系统的同步设计。采取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方式,2010年具备1兆瓦级机组相关产品的联合设计能力和掌握批量制造技术,形成年产500套的生产能力;加强自主研发能力建设,2015年具备有自主品牌的2兆瓦级机组相关产品的自主设计能力和掌握批量制造技术,形成年产1000套的生产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20年具备3-5兆瓦级机组相关产品的自主设计能力和掌握批量制造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是当前制约整机发展的重要瓶颈,应采取与整机产品开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攻关。具体采取以我为主,外引内联,由联合设计过渡到完全自主开发的步骤。特别要注重发挥军工系统在国内控制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以及形成的大量军工技术积累,整机厂家与控制系统研发单位共享风电场和机组实际运行数据,联合协作,切实做到产学研结合,迅速缩小与国外的差距,开发适合我国风电场特色、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控制系统。2010年前完成1兆瓦级机组控制系统的联合设计,与自主整机产品的配套率50%以上;2015年前具备2兆瓦级机组控制系统的自主设计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与自主整机产品的配套率75%以上;2020年前具备3-5兆瓦级机组控制系统的自主设计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与自主整机产品的完全配套。
(三)研发能力和配套设施建设
1.设计技术及设计规范
2010年前零部件企业和整机企业建立完善的、可执行的设计技术及设计规范;企业在产品投向市场时均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国家或行业无标准的,应制定国内领先水平的企业标准。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