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十一五”信息化规划的通知

  在传统产业应用信息技术方面,已有一批重点调产项目和重要生产工艺采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如CAD、CAM、CIMS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对信息技术应用也相继进行了研究开发,中北大学开发了一批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实用型信息技术,有些技术已在国外被应用,受到高度评价。这对我省传统产业的提升、改造具有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
  近几年来,我省涌现出一批竞争力较强、技术水平先进的产品。如光纤面板和光纤倒像等光纤系列产品、硅微机械加速度压力传感器、感应式数字液位传感及测控系统、煤矿瓦斯远程监控与生产安全预警系统、新型电子片式元器件生产设备和TFT-LCD液晶显示器生产设备制造、信息安全防泄露技术及设备、钕铁硼高能磁性材料及延伸产品、卫星定位导航仪、动态参数记录仪、X-射线数字成像(DR)技术、计算机原料(CT)检测技术等,以及计算机和外设、通讯设备、磁卡等高新技术产品。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等院校及不少科研单位、民营企业的高技术信息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极具潜在的市场竞争能力。山西科泰微技术有限公司硅微机械加速度压力传感器、太原风华信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新型电子片式元器件关键生产设备制造、山西长城微光器材股份有限公司光纤系列产品、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研究所TFT-LCD液晶显示器生产设备制造、山西西贝尔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山西奥科新得科贸有限公司、太原理工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西万立科技有限公司等IT重点企业和上市公司的崛起,初步形成了一支引领山西信息产业加速发展的旗舰队伍。
  2005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完成产品销售收入20.66亿元,是“九五”期末的5.1倍,工业增加值5.9亿元,是“九五”期末的6.5倍。我省民营、个体等小型企业发展也很快。
  二、面临的形势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信息产业飞速发展,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上个世纪90年代发生的互联网革命,把已经持续多年席卷全球的信息化浪潮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信息资源倍受重视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战略资源,以微电子、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各个方面,极大地影响着产业结构的演进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深刻地改变着社会发展环境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信息产业作为当今先导性和支柱性的高科技产业,保持着高速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之一,是拉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全球信息化浪潮加剧人才争夺,培养人才、吸引人才成为各国制定信息化战略的重要内容。规制建设是信息化发展必不可少的成功因素,各个国家都力求通过立法、制定政策和确定技术标准等方式,确保信息化健康、有序地发展。总而言之,信息化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促进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已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和全球经济竞争的制高点。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新形势,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先后出台了“十五”国民经济信息化专项规划,提出了关于电子政务、振兴软件产业、信息安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电子商务、电子签名法等文件。2004年10月温家宝总理在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再次强调,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他指出我们要用面向全球的宽广眼界,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高度,紧紧抓住信息化建设的机遇,进一步增强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我国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居世界第二,通信网络规模容量居世界第一,电话用户数和互联网用户数分别是第一位和第二位。信息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信息技术在传统领域运用愈来愈广泛,促进了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制造业信息化成效显著,信息技术在企业的科研设计、生产、制造和经营管理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利用信息技术解决三农问题,越来越成为各行各业的共识。银行、证券、旅游、商贸、环保等传统服务领域的信息化,使我国传统服务业得到了很大的产业升级,具有了现代服务业的水平。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社会和经济效益明显。电子政务稳步推进,增强了政府的监管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协同监管的认识不断提高,“金字”系列工程建设取得明显效果。随着下一代交换网、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等具有革命性的电信新技术进入成熟期,通信业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新兴支柱产业,我国已成为世界电子信息产品销售大国,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为代表的三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已成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主力。信息化人才以及政策、法规、标准和信息安全等,在国家信息化战略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发展模式基本形成。
  “十一五”期间对信息化起重大影响的将有七大因素:第一是国际环境因素,不断增强的经济全球化趋势,国际大市场竞争更趋激烈;第二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因素,IT及相关新技术的出现更加推进了信息化和信息产业的发展;第三是我国中部崛起战略因素,为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第四是改革不断深化的因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推动了网络的应用和发展;第五是区域经济统筹协调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因素,将形成IT发展的大好机遇;第六是信息化规制建设逐步完善的因素,信息化将趋规范;第七是人民需求日益增长的因素,对第三产业IT服务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十一五”是我国信息化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挑战和机遇并存。尤其对山西来说,是缩小与全国的差距还是继续拉大,“十一五”是关键时期。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