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继续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要抓紧抓好微波数字化改造、卫星广播电视应用、有线数字电视的整体转换和有线广播电视综合信息网建设。引导和扶持我省数字电视产业链的形成,以运营服务为中心,开拓和带动相关服务业,建立数字电视节目制作中心,组建家庭娱乐电子产品生产基地,走外引内联的道路,发展我省数字电视产业,促进我省游戏软件业和电子产品制造业的发展。加强对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技术的开发应用。要完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快技术升级改造,协调促进电信、广电和计算机三网融合。继续改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关注和扶持乡村地区、贫困地区、弱势群体,积极推进普遍服务。
以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先导,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强重点信息系统建设,提高信息共享程度,优化信息资源配置,提升信息服务质量,共建一批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信息库,为政府、企业和公众提供信息服务。依托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和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支持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加强空间地理信息资源等基础性信息库建设,抓好我省国土资源和生态环保信息化建设,推进我省国土资源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和生态环保、自然灾害防治中的信息技术应用,包括资源动态数据分布、综合决策模型、防灾救灾应急系统等。加强农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档案管理和人文宣传等信息化应用领域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加强对经济信息的采集、整合、分析,为完善宏观调控提供信息支持。扶持公益性信息服务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增强信息资源有效供给,提高公益性服务能力,积极开展社会化信息增值服务,全面提升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服务水平。
三、提高信息技术创新能力,大力发展信息产业
信息产业发展要抓住电子信息产品制造、软件研发和信息服务三个重要环节,以信息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我省信息产业的发展。要从山西实际出发,发挥“比较优势”,“扬长补短”,重点扶持有技术领先优势、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市场潜力的电子信息产品,着力打造新亮点,促进产品和产业规模的加快升级,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
--新型电子元器件。支持片式元器件、电力电子器件、敏感及传感器件、新型显示器件、硅微机械加速度传感器、精密仪器仪表、新型机电组件等产品的开发与生产。
--数字电器。大力开发具有创新技术、竞争力强的工业和民用产品,例如,激光在线气体分析器、X-射线数字成像(DR)、计算机原料(CT)检测、动态汽车身份识别、巨磁电阻磁场传感器、感应式数字液位传感等,积极发展视频监控系统、钕铁硼微特电机、数字电视机顶盒和相关设备、动态参数记录仪、可视电话、数字化电能表、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制造设备等。
--光纤产品和微光夜视仪。加强光纤倒像器、光锥和光纤面板,以及满足军民不同用途的像增强器及微光夜视仪的研究、开发和生产。
--网络通讯和计算机设备。发展通讯传输设备、计算机及外部设备、雷达及配套设备等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注重多功能廉价计算机的生产,大力开拓低端农村市场。支持防电磁信息泄露技术、信息记录安全技术、抗恶劣环境信息记录技术、抗强电磁脉冲(抗毁)技术、计算机系统工程应用与智能检测技术的开发与生产。
--软件开发。鼓励以股份制创建和完善软件园区,探索“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道路,积极寻求国内外合作伙伴和软件外包任务,营造软件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重点培育发展网络平台技术和软件产品、信息安全技术和产品、电子政务、电子商务、金融、财税、商业及各类应用软件、工业控制软件、嵌入式软件、教育娱乐及多媒体软件等,引导软件企业开展能力成熟度(CMM)管理,积极发展系统集成业。
--信息服务。加快培育信息咨询服务市场主体,大力发展网络信息服务业以及各类专业信息咨询服务业,推动信息服务商(ISP)、信息内容提供商(ICP)和应用服务商(ASP)的成长,开拓各类增值服务、应用咨询以及网络托管等各种新的信息服务领域,促进信息服务业的规模化、正规化、专业化和商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