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2006年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工作量化考评情况通报的通知


  (二)一些地区动物防疫经费不足,影响了疫苗采购等有关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其中新会区、台山市和开平市的畜禽饲养量大,要全面落实国家对畜禽实行的强制免疫政策,由于与往年比所需经费数倍增加而面临较大的财政压力。蓬江区虽然经费较充足,但由于相当部分规模养殖场都自购疫苗免疫而影响考评分数的提高。

  (三)防控措施落实不尽到位。一是免疫率还未达到100%的要求,特别是散养家禽免疫率较低,全市还有10%散养家禽、即约有200万家禽还未免疫。其中新会区和开平市分别还有约100万羽和50万羽散养家禽未免疫。二是免疫效果不够理想。这次考评抽检的免疫效果和平时抽检监测结果表明,我市禽流感和牲畜强制免疫的抗体合格率未达到国家标准。三是产地检疫率不高。

  四、下一步工作意见

  当前,全球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仍呈蔓延之势,国内也时有一些地方发生重大动物疫情,一般动物疫情层出不穷,已呈现一年四季均有发生的趋势,防控工作已成为一项常年性的工作。各地必须对当前防控的严峻形势保持清醒的认识,要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一)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有关文件精神,严格按照“政府保免疫密度,部门保免疫质量”的要求,尽快按要求把明年的动物防疫所需的各项经费足额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确保资金到位。在此基础上,认真做好疫苗等防疫物资的定购、供应和储备工作;对新进栏、漏免和免疫到期的家禽及时补免,力争免疫率达到100%。同时,要加强对规模养殖场防疫人员和农村防治员(疫情观察员)的培训,提高免疫注射质量,确保做到科学免疫和有效免疫。

  (二)切实加大产地检疫工作,努力提高产地检疫率和管理工作水平。要按照《畜牧法》的要求,结合建立规范的养殖(免疫)档案,规范对规模养殖场的产地检疫工作,提高产地检疫率;要加强对基层畜牧兽医人员的培训,尽快提高产地检疫工作水平。

  (三)切实加强疫病监测,及时消除疫情隐患。要重点抓好水禽、种禽和散养畜禽疫病的经常性排查;对接报的病死畜禽,要做到及时分析诊断,迅速处理,消除隐患。各地动物防疫主要工作人员要坚持24小时开手机制度,确保信息畅通。要加强对畜禽密切接触者的监测,严防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人畜(禽)共患疾病发生。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