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无锡市政府关于印发无锡市十一五妇女发展规划和无锡市十一五儿童发展规划的通知


  --中小学生科技活动参与率城市达到90%、农村达到85%,在校生接受科普知识的比例达到98%以上。

  (二)具体措施

  1.完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加强依法治教。加强和完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质量评估认证机制,建立各级各类学校办学信用监测和预警系统,逐步完善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各类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评价体系,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2.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力提高教师师德水平和教学能力,确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到2010年,全市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高和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0%、99.8%、98%、96%和90%以上。

  4.加大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搭建中小学管理信息平台,建成内容丰富、资源共享、覆盖全市的教育资源库。所有学校实现校校通,建成校园网,所有中小学都接入因特网。

  5.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缩小校际差距,为所有儿童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和条件,确保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公平、公正。完善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扶助政策,坚持以公办中小学为主,多种形式保障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6.建立以社区为依托、以学前教育机构为中心、向家庭辐射的多样化启蒙教育和指导服务网络,开展0-3岁早期教育服务。加强并规范育婴从业人员培训工作,到2010年经培训有资质的育婴从业人员达75%。完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办好各级各类幼儿园。

  7.重视和改进家庭教育,深化家教理论研究,充分利用宣传媒体,开办家庭教育节目,宣传家庭教育知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各自的教育优势,办好各类家长学校,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一体化。

  三、儿童与法律

  依法保障儿童的合法权益,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

  (一)主要目标

  1.依法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

  --防止与预防以儿童为侵害目标的各类案件发生,依法保护儿童的人身权益。

  --依法保护儿童合法的民事、行政诉讼权益。

  --侵害儿童权益案件的受案率、结案率分别达到100%和90%。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数在“十五”基础上下降15%,重新犯罪率控制在5%以下。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全部实施法律援助。

  --杜绝使用童工。

  --加强和完善流动儿童的登记管理制度。

  --禁止遗弃儿童,特别是患有残疾的儿童,弃婴收养率每年有所下降。

  2.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加强儿童法制教育,提高儿童社会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中小学普遍开设法制课程,法制副校长配备率达到100%。

  --加强对失足青少年教育。

  (二)策略措施

  1.完善有关儿童权益保护的法规,建立健全执法监督机制。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无锡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

  2.严厉打击各种以儿童为侵害对象的违法犯罪,重点打击危害儿童生命安全,引诱、教唆或强迫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犯罪。

  3.针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在侦查、起诉、审判、刑罚执行各阶段给予特殊的、区别于成年人的教育、感化和挽救工作,依法审理涉及儿童权益的各类案件,做到全方位司法保护。加强对未成年人审判组织的指导和调研,成立未成年人专门审判机构。

  4.加强对用工单位的管理和监督,及时发现和查处非法使用童工的问题,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惩处。

  5.把16岁以下流动人口纳入社区人口登记范围,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和加强16岁以下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

  6.加大对未成年人的法律宣传力度,做好对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的法制宣传教育,增强未成年人及家长的法律意识和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防范能力,积极为经济困难和特殊困境儿童提供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

  7.加强综合治理,发挥各有关职能部门的作用,建立健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失足青少年教育工作网络体系,有效控制未成年人犯罪。

  8.开展文化娱乐场所和校园周边环境治安专项整治行动,集中清理整顿文化娱乐场所、学校周边地区商业网点、音像市场和网吧,教育引导儿童远离黄赌毒。

  9.加强反弃婴力度,全社会营造反弃婴氛围,对弃婴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惩处。

  四、儿童与环境

  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改善儿童生存的自然环境,优化儿童发展的社会环境,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一)主要目标

  1.改善儿童生存的自然环境

  --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开设校本课程,在校学生环保知晓率达到95%。

  --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提高林木覆盖率,加大垃圾无害化处理力度。

  --改善农村地区卫生条件,农村改水受益率达95%以上,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0%以上,其中无害化户厕普及率达到60%。

  --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中噪音、有害气体对儿童影响的监测和管理。

  2.优化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

  --在创建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和谐家庭中为儿童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