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秋以来,川中丘陵地区深刻吸取特大伏旱致使夏玉米大减产甚至绝收的惨痛教训,旱地改制有突破性发展。今年要认真总结经验,继续加大改制力度,在深化和规范上下功夫,把深化改制作为全省小春生产一项长期性、根本性措施来抓。
大力推广中厢、宽厢规范化带状种植,为大春适时争早、趋利避害和旱地深度开发创造条件。全省旱地规范化改制面积达1900万亩,占应改面积的90%以上。特别要巩固“三田改旱”成果,坚决防止走“回头路”。优化种植模式,抓好预留空行利用,积极推广麦/玉/苕//豆,麦/玉/豆,麦//菜/玉/苕//豆,麦//芋/玉/苕//豆等高产高效模式。示范推广果树适当稀植间作矮杆作物。
四、依靠科技进步,提质增产增效
切实加大优良品种和实用增产增收技术的推广力度,促进平衡增产,带动提质增效。
(一)狠抓优良品种推广。小麦:因地制宜推广选用川麦47、川麦42、川农23、川麦46、川育19、川育20、川农19、绵麦39、绵麦37、川麦43、内麦8号、川麦39、川麦44等高产优质高抗条绣病品种。油菜:大力推广蓉油12、川油58、德油6号、蜀杂10号、德油9号、绵油17、川油33、蓉油11、蓉油15、南油12、宜油15等双低油菜品种。马铃薯:推广川芋56、川芋早、川芋6号、川芋8号、川芋10号、凉薯8号、凉薯17、米拉等品种,扩大种植费乌瑞它、大西洋、坝薯10号、坝薯9号、中薯系列、HP系列等。蔬菜:重点推广耐涝、耐湿、抗病品种,城镇近郊大力发展叶菜、精细菜;城镇远郊及丘陵地区发展耐储运的茎菜类和加工类蔬菜。
全省优质专用小麦面积达到1300万亩、扩大100万亩,“双低”油菜面积达到1000万亩、扩大130万亩,高淀粉等加工专用马铃薯面积达到150万亩、扩大50万亩,商品蔬菜面积达到450万亩以上。
(二)认真落实配套增产技术。小麦要抓住最佳播期,实行精量播种,大力推广小窝疏株密植技术,面积达到1650万亩;盆中丘陵、川东南中低产区要在增密增肥上下功夫,切实抓好两季田开沟排湿,努力促进平衡增产;积极示范推广小麦烯效唑干拌种技术。马铃薯要大力推广脱毒良种、垄作栽培、适期带芽播种、覆膜防冻、配方施肥等技术。全省小春季脱毒马铃薯推广面积达到50万亩以上。油菜要大力推广适期早播、培育壮苗、中苗早栽、合理密植、配方配肥、增施硼肥技术。蔬菜重点推广营养钵护根育苗,规范化设施栽培,合理轮作和间套作,提早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