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许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的意见

  (二)完善市场流通体系。一是建设完善大型交易市场。围绕许昌市城区规划建设2-3家大型蔬菜批发市场。二是建设中小型批发市场。改造完善许昌市向阳路、新兴路、毓秀路、魏都等4个农贸市场,各县(市)建立完善一批中小型批发市场,蔬菜特色乡镇要建立产地流通市场,进一步完善襄城县群发蔬菜批发市场功能,逐步形成市、县、乡(镇)和主要蔬菜生产区四级市场营销体系,确保蔬菜及时流通上市。三是搞好蔬菜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的衔接,减少中间环节,确保蔬菜卖得出、卖得好。四是开辟绿色通道,减少蔬菜运输成本。五是培育农民经纪人,提高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增强菜农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强菜农自我发展能力,促进蔬菜流通市场健康稳步发展。

  (三)发展蔬菜加工业。围绕蔬菜生产基地,搞好贮藏、保鲜和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一是提高龙头企业加工水平。以河南众品食业股份有限公司、许昌市群发实业有限公司为重点,扶持壮大一批加工能力强、综合实力强、科技含量高的龙头企业,不断提高蔬菜贮藏、保鲜和深加工能力。二是提高技术装备水平。积极引进先进加工技术设备,加快冷藏保鲜设施建设,把现代高科技与蔬菜加工工艺、装备紧密结合,致力于多层次、深层次开发生产。三是培训专业技术人员。依托龙头企业,有针对性地培育一支懂技术会操作的专业人才队伍,为蔬菜深加工业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四)加强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市、县两级要根据当地蔬菜的主导品种,聘请蔬菜生产技术人员,每个县(市)要聘请3-5名具有专业特长的技术专家进行技术指导。魏都区要以蔬菜生产技术指导服务站为依托,组织蔬菜技术人员和种菜能手,为城郊菜农及时提供生产、技术、信息等服务。其他县(市、区)也要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多种形式的蔬菜技术服务组织,为菜农提供实用技术服务。二是加大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结合我市地域特点和气候特征,引进推广适合我市种植的蔬菜新品种。三是加强菜农技术培训。利用农业信息网络、涉农广播电视栏目、农业专家热线、12316语音电话系统,搞好蔬菜种植技术的普及推广。同时,结合蔬菜生产节令,积极组织技术专家进大棚、到田间地头,现场培训菜农,搞好技术指导,切实帮助菜农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提升蔬菜生产的科技含量。

  (五)实行标准化生产。一是推广标准化生产。加大蔬菜标准化生产的宣传力度,推广国家和地方制定的各类蔬菜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在襄城县十里铺乡、库庄乡、山头店乡、双庙乡,鄢陵县望田镇、南坞乡,长葛市石象乡,禹州市火龙镇建立8个标准化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带动周边农户按照标准生产,提高蔬菜生产的标准化程度。二是健全质量检测体系。加强蔬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围绕“市有检测中心,县有检测站,生产基地和农产品批发市场有检测室”的建设目标,配备检测设备,建立检测点,开展农药残留速测,不断扩大检测范围,提高监管效率。同时,实行市场准入制度。三是抓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各环节的监管,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积极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使用高效低毒生物农药和“杀虫灯”、“防虫网”等防治技术。加强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和有机蔬菜的生产、认证和监督管理,扩大种植面积,努力打造知名品牌,提高蔬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各县(市、区)要抓好无公害蔬菜、有机蔬菜的示范基地试点工作。2008年,新发展无公害蔬菜面积5万亩。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