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设“中国海鲜之都”品牌的目标和任务
(一)建设“中国海鲜之都”品牌的目标:打响“中国海鲜之都”品牌,做大做强海鲜产业,使舟山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海鲜餐饮代表地、海鲜消费目的地、海鲜产品集散地和海鲜品牌输出地。
(二)建设“中国海鲜之都”品牌的任务:到2011年,完成“三百工程”。即争创100家具有较高服务水准的特色海鲜餐饮名店,其中,国家级10家,省级30家,市级60家(包括海鲜旅游食品企业10家);培养100名具有较高技艺水平的海鲜烹饪名师(厨),其中,国家级5名,省级15名,市级80名;开发100款代表中国海鲜文化和海鲜烹饪水平的海鲜名菜(点),其中,新增市级以上海鲜旅游名品10个。
三、建设“中国海鲜之都”品牌的举措
(一)着力抓好精品项目建设。今后几年,着力推进以“四个一批”为重点的项目建设。
一是抓好一批品牌标志性项目。进一步打响普陀区沈家门夜排档和海中洲海鲜美食城品牌,启动定海港海鲜美食广场、普陀区鲁家峙海鲜美食城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嵊泗洋山等一批大型海鲜美食中心,改造提升岱山高亭和嵊泗菜园等现有的海鲜夜排档,逐渐形成一批支撑“中国海鲜之都”品牌形象的标志性餐饮场所。鼓励企业和相关单位“走出去”,在上海、宁波等长三角地区及国内大中城市开设“舟山海鲜馆”、“舟山海鲜排档”、“舟山海鲜城”等,实现品牌输出有新突破。
二是抓好一批渔村渔家品牌项目。做精普陀区朱家尖、桃花、东极、白沙、嵊泗县枸杞、嵊山及定海、岱山等旅游区的渔村渔家海鲜项目,按照在合适的地方吃海鲜的原则,挖掘、演绎特色海岛渔村渔家民俗文化。选择在海边、海上、渔港、渔村、渔家等渔文化浓郁的地方,建设一批具有海岛风情的海鲜美食街、海上海鲜餐馆和游船海鲜餐厅等。
三是抓好一批海鲜特色名店项目。发挥高星级酒店品牌效应和技术力量优势,重点抓好主题海鲜文化餐厅建设和特色海鲜厨艺研发。鼓励发展一批各具特色的海鲜小吃餐馆和主题文化海鲜馆。结合普陀朱家尖东沙、桃花塔湾、嵊泗基湖、南长涂及岱山秀山等大型度假中心建设,打造一批绿色海鲜宴,如海鲜营养配餐、海鲜自助餐、海鲜药膳菜、海鲜保健菜等生态海鲜菜品牌系列。
四是抓好一批海鲜旅游食品项目。鼓励企业发展海鲜品精深加工,开发适合游客需求的干品、鲜活品、冻品、调味品、海鲜保健品等系列食品,重点开发便携式旅游海鲜食品系列,完善营销网络,注重品牌建设,扩大市场份额。各旅游区要完善相应设施,加快海鲜购物中心(城)、海鲜购物商店等建设步伐。要积极发挥沈家门国际水产城、各县(区)海鲜市场和舟山兴业公司等水产品企业的销售功能,建立覆盖全国的海鲜品销售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