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领导:张遂兴、王跃华
责任单位:市国土资源局、市水利局、市粮食局、市农业局、各县(市)区政府
责任人:李广、董发根、李顺和、李庆豪、各县(市)区长
15.推广叶县畜牧业标准化养殖经验,加快无公害生猪生产基地、优质奶源基地、优质肉牛基地建设。新建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100 个、奶牛标准化养殖小区20 个,新增奶牛2 . 5 万头,力争用两年时间使全市奶牛发展到10 万头以上。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引进1 -2 家较大规模的畜产品加工企业,新增市级龙头企业20 家,再有3 家企业达到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标准。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50 家。
责任领导:李永胜、李振、王跃华
责任单位:市畜牧局、市农业局、市商务局、市中小企业服务局、各县(市)区政府
责任人:孙文常、李庆豪、张清林、李红兵、各县(市)区长
16.加快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建成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健全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逐步推行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
责任领导:李永胜、王跃华、黄祥利
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农业局、市农科所、市质监局、各县(市)区政府
责任人:王松涛、李庆豪、刘宏敏、周庆恩、各县(市)区长
17.抓好市、县两级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中心和25 个乡(镇)信息服务站建设。完善市、县、乡三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应急工作。
责任领导:王跃华
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畜牧局、各县(市)区政府
责任人:李庆豪、孙文常、各县(市)区长
18.分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新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和新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及已编规划的实施工作。开展以中心村和重点小城镇为主体的村(镇)体系规划与建设,积极探索整乡推进的路子。同时,对全市所有行政村分类排队,制定分类推进的具体实施方案。对困难村,制定市直单位对口帮建计划,实行副县级以上干部带队驻村帮建。
责任领导:王跃华
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各县(市)区政府
责任人:李庆豪、各县(市)区长
19.增加并整合支农资金,加快农村道路、饮水、沼气、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用3 年时间,有效改善环境状况和村容村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筹措资金3 . 19 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650 公里,再解决10 万以上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建户用沼气池3 万座,再建成500 个农村便民超市,实现595 个20 户以上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启动“井井电灌、亩亩增收”建设工程。
责任领导:吕彩霞、李永胜、李振、王跃华、黄祥利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局、市商务局、市广电局、平顶山供电公司、各县(市)区政府
责任人:刘绍卿、张国需、董发根、李庆豪、张清林、张留成、付红军、各县(市)区长
20.加强老区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完成60 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和400 户深山区散居户、独居户的搬迁任务,确保全市5 . 5 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扶持104 个行政村实施农民健身工程。
责任领导:李振、王跃华
责任单位:市农开办、市体育局、各县(市)区政府
责任人:陈中宇、倪建民、各县(市)区长
21.筹措资金2885 万元,完成农民工务工技能培训5 . 5 万人,新转移农村劳动力6 万人。落实移民扶持政策,做好移民安置工作。
责任领导:吕彩霞、王跃华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农业局、市劳动保障局、市移民办、各县(市)区政府
责任人:刘绍卿、李庆豪、侯红光、边国志、各县(市)区长
22.着力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出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创新激励机制,完善考评体系,加强分类指导,引导企业向产业聚集区集中、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推动县域经济结构优化、发展转型。力争县域经济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和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均提高1 个百分点以上。
责任领导:吕彩霞、李永胜
责任单位:市中小企业服务局、市发改委、各县(市)区政府责任人:李红兵、晏树斌、各县(市)区长
23.继续推进舞钢市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
责任领导:吕彩霞、张遂兴、王跃华、黄祥利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建委、市公安局、市农业局、市国土资源局、舞钢市政府
责任人:晏树斌、徐延杰、崔建平、李庆豪、李广、王新伟
24.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大科技项目研究开发力度。认真落实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完善促进科技创新的机制和政策。实施好重大科技专项,着力突破一批制约我市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发展的关键技术。组织实施16 项成熟技术的转化推广、60 项实用技术的成果鉴定,完成省级以上成果鉴定30 项。责任领导:黄祥利
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各相关企业、各县(市)区政府
责任人:王松涛、各相关企业负责人、各县(市)区长
25.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加强研发中心建设,推进产学研相结合,新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 家,申报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 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 个。大力实施名牌战略,新增中国名牌产品2 个、省级名牌产品5 个。出台标准化战略实施意见,鼓励和支持我市的优势企业制定或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甚至国际标准,引导更多的企业采用先进标准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