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珠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珠海市2008年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3)完善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加强获证企业的证后监管,实行分级分类管理,要求所有企业必须建立严格的进货检查验收、进货和销售台账、出厂检验等质量安全制度,加强督查工作力度。

  (4)完善食品质量安全快速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增强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2.整治重点。

  (1)重点产品。肉制品、饮料、食用油、豆制品、糕点、乳制品、化妆品等高风险产品。

  (2)重点单位。重点监管企业和食品生产小作坊。

  (3)重点区域。农村、城乡结合部等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集中区域,行业比较集中的区域,消费者投诉多、被媒体曝光较多的区域。

  (4)主要配合单位。市工商局、市卫生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公安局、市城管局等。

  (三)流通领域食品质量安全整治(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牵头)。

  1.主要任务。

  (1)加大对无证照经营的查处力度,严防无证照经营现象死灰复燃;健全执法监管制度,完善长效监管机制。

  (2)规范经营主体资格和经营行为。进一步规范进货台账、索证索票制度,组织开展检查工作,指导和促进食品经营者建立和完善规范的进货台账制度和索证索票制度。规范基层工商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

  2.整治重点。

  (1)重点产品。饮用水、食用油、奶制品、豆制品、糖果、饼干、方便面、酒等。

  (2)重点单位。农副产品和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商场、超市以及小商店、小食杂店、小摊店等。

  (3)重点区域。农村和城乡结合部、车站码头、食品经营比较集中的区域,以及无照生产经营问题突出和制假屡打不绝、反复发生的区域。

  (4)主要配合单位。珠海检验检疫局、市质监局、市经贸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公安局、市城管局等。

  (四)餐饮消费安全整治(卫生部门牵头)。

  1.主要任务。

  (1)加大对小餐饮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全面开展城区餐饮单位原料索证索票专项检查,并组织开展餐饮单位重点食品原料监督抽查工作;因地制宜实行分类监管,参照《广东省小食店量化评分表》对小餐饮单位进行分级管理,从根本上解决小餐饮单位卫生问题,有效巩固整治成效。

  (2)建立食品卫生管理新模式。加强对临时许可证、餐饮经营安全承诺、从业人员健康信息化、卫生监督信息公示等政策的研究,建立健全食品卫生日常监管的长效机制。

  (3)继续查处餐饮单位违法行为,大力整治重点地区和重点餐饮单位(如农家乐、旅游沿线餐饮单位、农村、学校食堂等食物中毒高发场所),严厉打击餐饮单位经营违禁野生动物的行为,确保群众食品消费安全。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