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进一步完善良种繁育和推广体系,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畜禽改良网络。各级财政应加大投入力度,强化一、二级种畜禽繁育场建设,完善县、乡两级改良站点的设备设施。坚持培育和引种相结合,不断提高良种供应能力。重点推广奶牛和优质肉牛、肉羊、肉鸡等适销对路的良种畜禽,增加畜禽良种比重,提高养殖业生产水平。全市重点支持建设30个一、二级畜禽良种繁育场,切实推动槐山羊等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工作。逐步完善以县乡为主的猪、牛品种改良网络,不断提高人工授精覆盖率。继续落实国有种畜禽场免征企业所得税、种畜禽生产经营免征增值税的政策。
9、搞好饲草饲料开发利用。大力推广秸秆青贮、生物处理和种草养畜技术。落实好养殖场户购置大型青贮和牧草收割机械享受农机补贴政策。继续落实饲料加工企业免征增值税的政策,将饲料加工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纳入工业结构调整的总体项目规划予以支持,农业发展银行加大对饲料加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争到2011年建成年加工能力达到10万吨的饲料生产企业15个以上,年加工能力达到20万吨的饲料生产企业8个以上,全市年饲料工业总产值达到80亿元以上。
10、加强畜牧科技培训工作。畜牧部门制定培训计划,加大对养殖场(户)的培训力度,提高养殖科技水平。要把各类专业培训与龙头企业的产业技术培训结合起来,鼓励和支持畜牧龙头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尽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允许企业按当年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的1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当年抵扣不足部分,可按税法规定在五年内结转抵扣。
四、建立健全现代畜牧业保护体系
11、切实保障基层畜牧兽医服务体系稳定。按照我市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规划,以落实国家动物防检体系建设项目为支撑,组建乡镇动物防检中心,完善基层动物防疫体系。每县(市、区)建一个不低于30立方米的兽用疫苗冷藏库,每个乡(镇)防检中心配备1-2个常温和冷藏疫苗储存柜,每位村级防疫员配备一个冷藏包, 并为其提供必要工作条件。同时,巩固乡镇机构改革成果,创新工作方法和机制,各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要明确3-5人专职负责疫病防控和畜牧业技术推广工作,每县(市、区)每年要从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中选拔3-5名优秀人才充实到防疫队伍中去,确保基层防疫队伍的稳定。
12、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体系。在落实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上,明确责任,理顺职能,健全市、县两级兽医行政管理、行政执法和技术支持工作体系。县(市、区)、乡(镇)政府具体负责辖区内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县级兽医部门要建立一支布局合理的骨干防疫队伍。对于重大人畜共患病,畜牧、卫生、工商、商务、公安等部门要及时沟通信息、做好协防协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