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组织机构。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各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服务业发展的规划、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加大对服务业发展的宣传力度,破除传统思想的禁锢和束缚,提高对服务业重要性的认识,更新观念,在全社会形成重视服务业发展、支持服务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深化改革,创新体制
坚持以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为导向,打破所有制和行业垄断,进一步放宽准入条件,降低进入门槛,除国家有特殊规定以外,全面实行“非禁即入”,放宽对准入领域、经营范围、出资比例、名称登记、经营场所的限制,同时规范管理,减少收费,改善服务。引导民资、外资参与服务业企业的改组改造,通过兼并、联合、上市、重组等形式,发展一批有品牌、上档次、跨地区、跨行业的服务企业集团。
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各类工商企业主辅业分离,推进企业内部服务外包,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状况;大力推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领域的体制创新,逐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鼓励有资质的个体行医者等服务主体进城发展,以各种形式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体育生活。
(三)扩大开放,加强合作
加大物流、科技、金融、商务、旅游、文化等领域的对外开放。创新和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大力吸引市外各类服务企业进市创业。鼓励外地研发、采购和营销中心落户邢台。注重引进先进管理理念和新型业态,提升我市服务业的层次。支持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行业扩大服务,推动具有邢台本地特色的服务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支持有条件的服务企业“走出去”,拓展服务产业发展空间。
以品牌战略为突破口,增强服务业发展的竞争优势。大力实施服务业名牌战略,逐步培育服务业名牌企业和产品。鼓励和支持优势企业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带动我市服务业经营理念、管理机制、组织形式和服务品种的创新,促进服务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四)政策优惠,加大扶持
参照国家和省支持服务业发展优惠政策,制定促进全市服务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把税费优惠、财政支持、金融扶持、就业优惠以及用电、用水、用气价格等方面的各项政策落实到实处。逐步增加市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重点支持示范带动能力强、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优势企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
(五)引进人才,完善机制
加大对高层次、高技能、通晓国际通行规则和熟悉现代管理的服务业高级人才的引进力度,重点吸引职业经理、信息技术、国际贸易、现代物流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高级职业技能、旅游服务等高素质的紧缺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重点在商务、物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引进培养一批具有带头作用的企业家。积极实施服务业人才培训工程。加强对服务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积极发展职业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充分发挥职业技术院校和各类社会机构的作用,加快服务业相关学科的建设,增设紧缺专业,培养急需人才。
(六)健全制度,加强考核
健全服务业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调度管理制度,建立服务业考核体系,强化服务业绩效管理,将服务业发展指标列入各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管理和考核的重要内容,严格落实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充分发挥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作用,消除服务业发展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