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邢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邢台市城区防洪应急预案》的通知[失效]

  2.2 社会经济
  邢台市城区现有常住人口59.9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7.63万人,2006年城区生产总值约154.53亿元。
  京广铁路于城中南北纵贯,107国道和京深高速公路于城东南北穿越,城区东西方向的公路交通线路有邢德、邢临、邢清、邢都、邢左、邢和等线。主要工业产品有轧辊、钢铁、轮胎、玻璃等。
  2.3 洪涝风险分析
  城区年最大降水量1269毫米(1963年),年最小降水量263.2毫米(1992年),历年平均降水量552.7毫米,最大一日降水量为1963年8月4日304.3毫米,最大小时降水量为2007年7月18日94.1毫米。一般年降水量70%集中在6月-9月。较大暴雨、大暴雨多发生在7、8月份,2007年7月18日下午历时100分钟降雨124毫米,其强度为建国以来最大。故主汛期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
  邢台市城区的洪涝灾害主要由暴雨洪水造成,洪水威胁主要来自市区以西小黄河流域。由于城区靠近山区,河道源短,坡陡流急,洪水集中快,下泄快,破坏力大,极易发生洪涝灾害。历次水患均因降水量集中,防洪未设工程防护,排水标准较低等原因所致。
  据历史记载,自公元638年至今1300余年间,邢台发生大小洪灾67次,其中特大洪灾9次,较大洪灾32次,特大洪灾发生约为150年一遇,较大洪灾发生约为40年一遇。洪灾的发生与小黄河、七里河暴雨洪水渲泄直接有关(见附件1)。
  2.4 洪涝防御体系
  我市城区是全省省辖市中唯一防洪无设防的城市,洪涝灾害潜在危险极大。现有除涝工程现状约为10年一遇,相距防洪设防标准50年一遇标准相差甚远。防汛任务相当艰巨。
  我市城区防洪规划于1992年被省批准实施后,由于财力所限,防洪工程至今未能上马。
  解决我市城区的防洪问题,根本在于修建西部防洪工程,将洪水导出城区外。解决城区排水的关键在于治理城区河道,方能确保城区安全。近几年,市委、市政府对小黄河、围寨河陆续实施退污还清治理以来,大大增加了其泄洪能力。但牛尾河、小黄河上、下游和围寨河部分河段仍存在行洪不畅的问题。随着对七里河的综合治理,现已初步形成了50年一遇的行洪标准,但下游未治理河段行洪标准仍然较低。
  2.5 重点防护对象
  2.5.1 党政机关要地
  邢台市委(新西街)
  邢台市人民政府(红星街)
  邢台市人大常委会(公园东街)
  邢台市政协(冶金路)
  2.5.2 部队驻地
  邢台军分区(中兴东大街)
  市武警支队(新华南路、高庄桥路)
  92509部队(团结西大街)
  2.5.3 城市经济中心
  1.中兴东大街中北商城段商业区
  2.中兴西大街购物中心段商业区
  2.5.4 新闻单位
  邢台市广播电台 邢台市电视台 邢台有线网络传输公司
  邢台日报社
  2.5.5 地下商场,人防工程
  2.5.6 水、电、气、热等生命线工程
  2.5.7 重要仓储地
  2.5.8 城区积水交通干道(含铁路立交桥)及危房稠密居民区
  根据邢台市城区历次水患,设定险区和重点部位如下:
  (1)孔村险区:孔村、地质十一队一带,由于西部无设防,钢铁路桥阻水遇有较大洪水时会殃及该区。
  (2)牛尾河险区:牛尾河今年将进行治理,但襄都路两侧和知春园内河道断面较窄,极易阻水。下游至大吴庄与围寨河交汇处河床狭窄,排水能力低,遇较大降雨容易殃及两岸农田及建筑。
  (3)北大街及靛市水坑一带:危旧房屋较多,排水设施落后,遇到较强降水易发生内涝。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