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张家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张家界市“三年有改观五年大变样”建设纲要》的通知


  ⑵产业优化升级工程。按照新型工业化的理念要求,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改造、更新装备,推进传统产业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通过园区集聚、合并联合、股份改造等方式,改造提升散小民营企业,特别是通过调整产品结构,着力提高中间产品、终端产品的比重和技术含量的比重。通过三五年时间的努力,达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的水平。

  ⑶骨干企业培育工程。重点筛选有资源特色优势、有自主知识产权,有一定知名品牌,有良好市场前景、主业突出、行业领先的规模企业,通过上市融资、并购联合、整合扩张、承接引进等方式,发展骨干企业或集团企业,使之对我市的工业经济起支撑、示范和带动作用。重点依托工业园区,引导一批科技型、就业型、资源综合利用型、农产品加工型中小企业集聚发展,推动中小企业壮大产业规模。

  ⑷技术改造创新工程。积极捕捉高新技术信息,大力引进,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工艺。着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计划用三年时间建设好我市中小企业生物开发技术创新平台,通过平台积聚创新要素、激发创新活力、转化创新成果。通过加大技术开发的投入,推广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积极创造条件建设中小企业技术开发中心,推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加大老企业、老产品的技术改造力度,通过技术改造、更新工艺、优化产品、提升效率,用新技术给老企业、老产品注入新活力。

  ⑸品牌创建工程。以优势特色产业和龙头骨干企业为重点和突破口,实施品牌战略。制定我市品牌产品培育导向目录,积极为企业培育品牌、保护品牌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规范。加强品牌扩展和品牌经营,特别突出培育商品品牌,支持部分有潜力、有优势的企业创名牌、上品牌、上规模。鼓励和支持企业争创“中国名牌产品”、“驰名商标”,形成一批具有相当规模的名牌产品生产企业。

  ⑹节能减排工程。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工作机制,落实部门工作职责。加强现有工业污染治理,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生产线。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努力控制排放,减少污染。严格执行产业政策,控制新上重污染、高能耗生产项目。

  (四)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建设方向和目标: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不断提升农业综合效益。用工业化手段抓农业产业化,突出农业产业链条延伸和农产品转化增值,逐步形成一批有特色、有规模、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继续打好以桑植为主战场的扶贫攻坚战,通过农业产业化促进扶贫开发。到2011年,农业增加值达到28亿元,年均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稳定在200万亩左右。解决29.5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每年减少农村绝对贫困人口1万人以上。

  建设重点和任务:

  1.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围绕城市,依托旅游消费市场,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旅游农业、城市农业、特色农业,走高效农业之路。利用山地资源优势,推进以“湘西黄牛”、“麻羊”等为主的草食牲畜产业发展,以名贵鱼等为主的特种养殖发展,以花卉苗木、名特优干鲜水果、山区小杂粮、烟叶、苎麻、茶叶等为主的特色种植业发展,以葛根等为主的特种种植业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种养水平。

  2.加快基地建设。实行“一乡一策”、“一村一策”战略,加快建设一批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使一批市场有优势、品牌有优势、资源有优势的农产品形成规模、形成产业。到2011年,建成水果、蔬菜、花卉苗木、红薯、柑桔、烟叶、苎麻、茶叶、葛根、名贵鱼饲养和草食牲畜养殖等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争取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达到200万亩左右。

  3.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围绕有利于推动本地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有利于推进产业发展,加快扶植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的加工业和油料、肉类的精深加工,扩大蔬菜、水果等产品的加工规模,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业增效、农产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重点扶持五倍子、药材、葛根、薯类、山野菜、苎麻、粽叶、茶叶、粮油、肉制品等十大类加工企业的发展。到2011年,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30家,其中省级8家(产值5亿元以上的1家,1亿元以上的7家)。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