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关于印发洪涝灾后农业恢复生产指导意见的通知


  一、及时排水。密切留意天气变化,在菇棚四周开挖好、清理好排水沟。雨后及时清除菇棚内积水,防止洪水浸泡菇床或菌棒(袋),防止菇棚倒塌。菇棚垮塌的,要及时转移菌棒(袋),有条件的尽可能转移到高处。

  二、彻底消毒。洪水退后及时对菇场进行消毒处理,预防控制病虫害发生,待天气转晴后用1%石灰水喷施一遍,隔日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200克兑水喷雾。特别注意防治螨虫类为害。

  三、修复破损倒塌菇棚。对因灾损坏倒塌的菇棚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尽快修补或重新搭建,避免灾后高温对食用菌造成二次危害,无法修复的也要及时清理消毒,为后面的生产做好准备。

  四、通风降温。随着气温的回升,密切注意棚内空气状况,利用早晚时间掀棚进行强制性通风换气,降低棚内湿度。棚内空气既要保持新鲜,无霉气,又要保持温度不致过高,人感觉不闷即可,避免温度过快上升导致死菇。

  五、清理死菇。利用早、晚气温低时及时检查菇棚,发现有烂棒、杂菌感染的必须马上拣出,集中堆放,不要随意丢弃,以免相互感染和污染环境。随时将菇床上受水害浸泡而枯黄的死菇摘除,以免气温回升后死菇腐烂引发病虫害。

  六、松料补土。要及时松料和补充覆土,这不但有利于排除培养料中的废气,更有利于促使老菌丝断裂,促进新菌丝长出,形成菌丝强势,为下一潮出菇打下基础。

  松料分大松、中松和小松三种,应根据菌床培养料的实际情况而定。对于菌丝生长旺盛,土层菌丝结板的菌床,应采用大松;可将细土刮到一边,用竹签斜插入土层底部撬动粗土,拣除干死的老菌丝,每平方米撒入0.2公斤石灰粉,随后将细土重新铺平。对于土层菌丝长势不旺的则采用中松或小松;松料时,不必将细土撬出,连粗细土一起撬,然后用新土将料面凹陷处填平。

  七、待菌丝生长恢复后,及时向料面喷水,恢复日常管理,促使转潮出菇。

  八、及时做好产品采摘和加工。季节正进入夏季,气温较高,产品要及时采摘处理,需要加工干品的应利用灾后晴好天气,及时将产品进行晒干处理,保证产品质量。

  九、注意新生产场所的选址。准备新种植食用菌的生产场所,尽量选择在地势较高,排灌方便的位置,建设好排水、引水、喷灌水等设施。菇棚建造要利于调温调湿,可用树枝、杂草、秸秆、遮阳网等对菇棚进行覆盖避雨,通风能自由调节。

  十、重新利用培养料。对培养料质地还较好的烂菌棒可晒干再利用。具体做法:菇棒已软化霉烂的及时脱袋打碎或加1-1.5%石灰堆积处理培养料,最好是暴晒处理。经处理后的培养料可重新用于生产香菇、鸡腿菇或其他高温品种,以减少损失。

  十一、对于已经无法补救的食用菌,要及时清理栽培场所,做好下一造生产的计划和准备。

  附件8
  灾后农作物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报
  及防治指导意见

  一、病虫发生趋势预报

  (一)水稻病虫

  1、病害。预计早稻穗颈瘟在局部稻区将加速流行,为害将重于常年;水稻纹枯病、细菌性褐条病、菌核病在全区大部稻区将比常年偏重发生;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叶瘟在桂北、桂西北的中稻将偏重发生;对新发生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要加强监测预警。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