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技术措施
各地在恢复生产中必须加强对病虫发生动态的调查监测,结合本地实际,及时发布情报,做好病虫的防治指导工作,突出抓好重点作物、重点病虫、关键时期的应急防治。
1、农业防治
(1)及时排涝、施肥促壮。洪水过后,土壤肥力流失,要加强水肥管理,施足基肥,适当喷施叶面肥,少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及微量元素,增强植株抗逆能力。
(2)清洁田园、减少病虫源基数。结合清洁田园,铲除鼠类隐藏处;稻田沤耙时,注意打捞浪渣。
2、化学防治
(1)把好消毒防病关。苗床消毒,稻田可选用石灰、草木灰;蔬菜苗床可选用15%噁霉灵水剂。种子处理:水稻种子消毒可选用咪鲜胺(使百克)、强氯精等药剂。蔬菜种子消毒可选用温水浸种。
(2) 防治蔬菜害虫可选用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或黄色捕虫板诱虫;果树上采用套袋技术减少病虫的发生为害。
(3) 做好应急防治。应选择安全、高效、经济、低毒、低残留的对口农药防治;针对当前雨日频繁,各地植保部门要指导农民抢晴施药;施药后如遇下雨天气,应及时补喷药,防治病害一般用药2-3次;药后注意检查药效,药效欠佳的田块要及时补防。注意结合轮换农药和施药的安全间隔期。
(4)做好灭鼠工作,减少鼠害造成的损失,防止鼠疫的发生和蔓延流行,保障人们身体健康。
附件9
主要农作物灾后恢复生产土肥水管理指导意见
一、水稻
应及时排除田间渍水,对稻叶粘有泥浆的水稻田,边排水边洗苗,以恢复叶片正常的光合机能,促进植株恢复生长。水稻生长后期,加强水分管理,坚持干湿交替,间歇灌溉新鲜水,既保持土壤通气,又满足水稻用水需要。
同时,早稻后期应根据禾苗长势及时进行施肥管理。如果禾苗长势弱,叶色退淡出现青黄色,应追施壮粒肥,以补充植株养分提高光合作用,达到增粒争重提高产量。一般亩施尿素2-2.5公斤,氯化钾2公斤,施肥前先排干田水使土壤水分至不饱和状态,施肥后缓慢灌水,以水带肥入土;或用0.5-1%尿素液和0.2-0.3%磷酸二氢钾液进行叶面肥喷施。但若禾苗生长茂盛、长相浓绿的田块不应施肥,因禾苗吸肥过量,会造成组织松软,贪青,易感病虫,容易倒伏,也会造成减产。
二、玉米
一是清沟排水增加土壤透气。玉米既怕干旱但又不耐渍。倒伏的植株要及时加固扶正,及时培土并增施速效肥,以尽快恢复生长,提高植株抗逆性,提高单产。二是施肥。要及时培土并增施速效肥,以尽快恢复生长,提高植株抗逆性,提高单产。如植株受灾严重且已玉米进入黄熟则抓紧采收。
三、甘蔗
6月,我区甘蔗大部分进入分蘖后期和拔节初期,进入了长茎粗、增株高的盛期,生长最快,生物量增加最多,吸收养分达到高峰,需肥料最多,所以肥料应在6月至7月上旬甘蔗拔节伸长初期全部施下。追施拔节攻茎肥是夺取甘蔗高产的关键,要在排水后及时进行松垄松土,增施肥料。一般在排水后2-3天,每亩用尿素15-20公斤或复混肥50公斤兑水淋施并进行大培土。要结合大培土进行松土,一般追施速效氮肥,土壤肥力差的蔗田可适当多施。
四、花生
一是整理沟畦排除积水,培土。由于洪涝灾害,花生地沟畦遭到了破坏,既不利于田间排水,又造成花生根系外露,影响花生的中后期生长。所以在退水后,凡是能恢复生长的田块,应及时修复沟畦,培土壅根,创造适宜的土壤环境,促进花生生长和果荚彭大。二是施肥管理。结合中耕进行追肥,一般每亩追施速效尿素。
五、蔬菜
5月下旬至6月上旬,我区大部分地方遭受严重的洪涝灾害,蔬菜生产严重受损。为保障市场蔬菜供应,弥补灾害损失,确保农民增收,要抓紧抓好灾后蔬菜恢复生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