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鸡西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鸡西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工作实施方案(2010-2011年)的通知


  政府举办的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支出,经专家论证和发改、财政、卫生等有关部门批准后,建立政府专项补助资金项目库,由政府根据轻重缓急和承受能力逐年安排所需资金。政府对包括公立医院在内的各类医疗机构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按服务成本保障政府指定的紧急救治、援外、支农、支边等公共服务经费。公立医院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由同级政府根据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发展规划,视财力情况统筹安排。对于中医医院(民族医院)、传染病院、精神病防治院、职业病防治院、妇幼保健院,在投入政策上予以倾斜,扶持其开展正常医疗业务、改善医疗条件和提高学科发展水平。公立医院的政策性亏损,按规定动用药品收支结余弥补后仍有差额的,由同级政府核定补助。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建设规模、标准和贷款行为。

  推进医药分开,逐步取消药品加成,不得接受药品折扣。医院由此减少的收入或形成的亏损通过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解决。药事服务费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积极探索医药分开的多种有效途径。适当提高医疗技术服务价格,降低药品、医用耗材和大型设备检查价格。定期开展医疗服务成本测算,建立考评医疗服务效率的科学体系。公立医院提供特需服务的比例不超过全部医疗服务的10%。探索建立医疗服务定价由利益相关方参与协商的机制。

  3.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

  加强对非公立医院的监管,引导非公立医院依法经营、加强管理、严格自律、健康发展。非公立医院在科研立项、职称评定、继续教育等方面,与公立医院享有同等待遇,在服务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一视同仁。完善营利性医院税收政策。

  三、推进措施

  (一)加强领导

  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统筹组织和协调改革工作。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卫生部门负责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财政部门负责研究制定医疗卫生财政投入政策和相关的财政政策,以及财政投入资金的安排和资金监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推进城镇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编制部门负责研究制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标准,核定编制,完善编制配置和管理。其他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能分工认真履行相应职责,密切配合,加快推进各项重点改革。县(市)、区和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全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工作实施方案,确保各项改革目标顺利实现。

  (二)保障投入

  各级政府、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各项卫生投入政策,调整支出结构,转变投入机制,改革补偿办法,切实保障改革所需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三)鼓励试点

  县(市)、区和各部门要按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框架和方向,积极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试点。在实践工作中,要注意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探索模式,通过示范引路,指导各项改革加快推进。

  (四)广泛宣传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制定分步骤、分阶段的宣传方案,采取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方式,广泛宣传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解答群众关心的问题,积极引导社会合理预期,增强群众信心,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全市医改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2010年-2011年)

工作目标

工作任务

牵头部门

配合部门

一、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1.2010年城镇职工医保参保率为97%,2011年参保率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市人保局

市财政局

县(市)、区政府

2.新农合制度覆盖农村常住人口,2010年参合率达到98%,2011年参合率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市卫生局

市财政局

县(市)、区政府

3.将地方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和中央及中央下放地方政策性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医保。2010年,将其他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医保。推进城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医保,逐年提高覆盖面和参保率。妥善解决农民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问题,到2011年,农民工等流动人口医保覆盖面达到100%,参保率达到90%。2010年将在校大学生和城镇在校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保范围,2011年实现参保率100%。

市人保局

市财政局

市教育局

县(市)、区政府

4.2010年各级政府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每人每年补助标准提高到120元。

市财政局

市人保局

市卫生局

县(市)、区政府

5.2010年市本级开展城镇居民医保门诊统筹,县(市)级启动城镇居民医保门诊统筹,并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2011年全市均开展城镇居民医保门诊统筹。

市人保局

市财政局     市卫生局

6.2010年实行新农合住院统筹、门诊统筹、慢性病大额门诊报销、家庭门诊账户相结合的补偿模式。进一步扩大慢性疾病门诊补偿范围。

市卫生局

市财政局

县(市)、区政府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