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加大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继续开展3所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继续与劳动部门、行业管理部门推进“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计划。继续推进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教学团队建设工作。启动上海市高职高专院校重点专业建设教学比武活动。召开全市高职教学工作会议,提升教学水平。
五、加强高校内涵建设,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19.持续推进“085工程”建设工作。做好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专项资金项目的相关工作。召开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发展定位规划互动交流会。报请市政府召开上海市推进高校布局结构调整联席会议,下发《上海高等教育内涵建设工程(“085工程”)实施方案》等6个文件。召开市属高校校长会议,总结“085工程”阶段性建设成效,扩大先行先试院校范围。
20.继续推进重点高校建设工作。配合教育部开展“211工程”三期中期检查工作。签署《上海市人民政府教育部关于继续共建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协议》。按照国家新一轮“985工程”建设要求,开展相关建设工作。
21.实施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继续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继续推进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完成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初审(审核)工作和新增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审核工作。推进学位点建设和定期评估工作。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
22.贯彻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开展新专业检查工作,指导新专业建设。加强实践教学,组织教学研讨和交流,积极推进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积极培育精品课程,增加优质课程资源,实施2010年度(第六期)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加强对课程建设质量的考核。调整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优化本科专业结构。
23.推进产学研工作。设立并组织实施产学研支撑项目,利用上海高校技术市场的平台和功能,扩大上海高校技术转移的辐射,促进项目转移、转化及科技成果产业化,提升企业、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技术水平。
六、积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社会
24.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探索开展“学分银行”工作,推进学分互认和学分认定。制定《上海市街道社区学校建设标准(试行)》和《乡镇成人学校建设标准(试行)》,继续组织开展达标评估。开展优秀社区教育课程、教材、课件和学习实践活动的评选工作。研究制定《社区教育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和职业岗位标准》。筹备本市学习型社区创建推进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