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要点:1、推拿手法的规范性及熟练程度;2、推拿操作的注意事项。
项目十、推拿治疗小儿食积
主治:小儿食积
症状:饮食不能消化,嗳气酸馊,肚腹胀满,大便干燥或时干时稀,舌苔厚腻,脉滑。若积滞日久化热后,还可出现夜卧不宁、睡喜伏卧、辗转反侧、手足心热、排气恶臭等症状。
要点操作:1.仰卧位:顺时针方向摩腹2分钟,揉中脘、天枢、神厥穴各2分钟,分推腹阴阳,运八卦3~5次,补脾土、揉板门500次,推掐四横纹200次,清六腑30次,按揉足三里10次。2.俯卧位:捏脊3~5遍,从下往上拿捏,以皮肤灼红为宜。
注意事项:手法操作用葱姜水作介质,上肢取穴均为左手,治疗顺序先手掌、掌心、上肢、腹部,最后背部,1日1次,5次为1个疗程,治疗手法前2次均以泻法为主,以后均以补法治疗。通过以上治疗方法2个疗程后,记录疗效。
考核要点:1、取穴的准确性;2、按摩手法的规范性。
项目十一、耳穴压豆治疗失眠
主治:失眠
症状:入睡困难;睡眠深度不够, 易被惊醒;睡眠时间减少,早醒且醒后无法再入睡;频做恶梦,喜胡思乱想;睡眠质量差,醒后感觉精力得不到恢复。
操作要点:取心、脾、神门、皮质下、交感等穴,选穴时在相应区域内选择最敏感压痛点。治疗时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耳廓用酒精棉球消毒后,将准备好的王不留行籽放于胶布上,贴压在所取穴位上。然后用拇指和食指对压耳穴,每次按压3~5分钟,手法由轻到重,使之产生酸、麻、胀、痛感,使耳廓发红、发热则效果更佳。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3-4次(每晚睡前必须按压一次),每次按压5-10分钟,以耳廓发红为度。两天更换压籽一次,两耳交替进行,15次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1、贴压耳穴应注意防水,以免脱落;2、夏天易出汗,时间不宜过长,以防胶布潮湿或皮肤感染;3、如对胶布过敏者,可用粘合纸代之;4、耳廓皮肤有炎症或冻伤者不宜采用;5、对过度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年老体弱、孕妇按压宜轻,急性疼痛宜重手法强刺激,习惯性流产者慎用。
考核要点:1、耳穴定位的准确性;2、操作的规范性及熟练程度;3、向患者表述清晰。
项目十二、耳穴压豆治疗牙龈炎(压痛)
主治:牙龈炎(牙痛)
症状:牙齿疼痛、牙龈红肿、面颊部肿胀等。
操作要点:取穴:口、屏尖、颌、牙、神门。配穴:牙痛兼有口臭、牙龈红肿、嗳腐可加用胃、大肠;兼有发热、恶寒、咽喉痛加用耳尖、轮1、轮2、轮3;牙痛兼有反复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加用肾。先用75%乙醇棉球做耳部皮肤常规消毒后,在上述耳穴探查的区域用探针以轻、慢而均匀的压力寻找压痛敏感点,嘱患者感到受压处明显疼痛时及时告知或医者根据患者皱眉反应作出判断,这些压痛敏感点就是耳压治疗的准确的耳穴刺激点。在上述刺激点上用胶布贴敷王不留行籽后,用拇、食指尖或指腹相对置于患者贴有王不留行籽的耳穴的耳廓正面和背面,或用食指尖或指腹置于贴有王不留行籽的耳穴的耳廓正面,垂直施压至患者出现沉、重、胀、痛感,每穴按压1分钟左右,如有必要,每穴重复操作2-3遍,每天3-5次。双侧耳穴轮流使用,2日1换。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