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2009年103家国家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目标责任考核情况的通报


  2010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的决战之年,各级、各部门和企业要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转方式、调结构的决策部署,围绕完成全省“十一五”节能目标,全面实施节能预警调控机制,严控“两高一资”和产能过剩行业增长,严格节能执法监察,全力推进节能工作深入开展。

  (一)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着力抓好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企业装备水平,加大产品深加工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强化源头控制,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扩大产能,严控区域能耗增量。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有序用电方案。加快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断优化提升产业结构。

  (二)全面实施节能预警调控方案。从全省及各市上半年情况看,能耗指标完成情况与目标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节能形势十分严峻。要按月监测重点用能企业耗能量、高耗能行业用电量、高耗能产品产量等指标,强化监测分析,把握趋势变化。要有针对性地对重点企业实施调控,提高调控级别,增加调控企业,延长调控时间。

  (三)大力推进技术进步。进一步加大节能资金投入,以重大节能技术产业化、节能技术改造、循环经济和太阳能应用为重点,实施一批节能潜力大、效果好、见效快的重点节能项目。组织高效照明、太阳能和电机企业开展节能产品认证,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推动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扩大节能产品推广应用范围。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金投入节能降耗项目,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循环经济、节能降耗技术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

  (四)不断加强节能监管。落实重点用能企业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积极开展能效对标活动,加快推进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全面开展能源管理师制度试点,培养一批具有节能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的专门人才,提高企业节能精细化管理水平。组织开展节能专项监察,严肃查处超限额用能等节能违法行为。完善节能地方标准体系,围绕企业节能管理和节能技术产品等领域,制订一批节能地方标准。

  (五)着力完善节能市场机制。努力营造有利于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体制环境和市场环境。落实国家扶持政策,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引导技术研发、设备生产和投融资机构等单位加大对节能技术服务的投入力度,加快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推广应用。重点支持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为企业节能改造提供全面服务,降低企业采用节能技术的成本和风险。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