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辉同志在危难面前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始终坚持带领和团结全校区师生一起共度难关,充分展示了党员领导干部优秀的品质和处理问题、把握大局的能力,在当前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表率作用。
附件5
陈天新同志抗洪救灾先进事迹
今年6月 20日,建阳市遭受特大洪灾,地处建阳的南平农校校园全面进水,教学楼、教工宿舍楼、监控室、门卫值班室、园艺实训基地、烟草优良品种选育基地等区域洪水深达 2.4米水位。抗洪抢险刻不容缓,灾情就是命令,南平农校讲师、共产党员陈天新同志从6月19日开始,连续7天奋战在抗洪抢险、抗灾自救一线。舍弃小家顾全大家、洪水涨来冲锋在前、爱生如子爱校如家、连续奋战收集灾情、抗灾自救防范未然……。一场洪水演绎和展现了一名党员教师的先模作用,陈天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党员教师的党性与师德、光荣和使命。
舍弃小家,顾全大家
从6月中旬开始,建阳市持续下雨。6月19日,陈天新从天气预报中得知又将有暴雨袭来。是不是又要发洪水了?按他多年的工作经历,他预感一场洪水又将临近。因妻子在当地政府部门防汛值班,无暇照顾女儿,父母亲又在建阳水吉,远水难解近渴。为不影响抗洪, 6月19日傍晚,他把心爱女儿托付给邻居,懂事的女儿在邻居家中吃饭、过夜,心里惦记着他,接连挂手机要陈天新回家。面对即将来临的肆虐洪水,为了学校抗洪抢险,陈天新已无法顾及爱女和面临家中受淹的财物,只在手机里告诉女儿:“要涨大水了,你就在阿姨家里不要到处跑”。自己全身心投入抗洪。
洪水涨来,冲锋在前
6月19日下午,学校收到建阳防汛办紧急通知,水情形势严峻,洪水随时有可能灌进校园。雨仍然在下个不停,河水在逐渐上涨,为掌握和报告水情,以便采取应急措施,陈天新主动来到攀登桥边,与校领导及其它几位老师一同守候察看水情。一小时、两小时……,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天色渐晚,他主动向校领导及其它几位老师说:“你们先走我留下”。陈天新始终冒着倾盆大雨,坚守在攀登桥边察看水情,密切关注着水位的变化,并每过10分钟向学校领导报告一次水位,为抗洪抢险赢得主动。
爱生如子,爱校如家
6月19日傍晚,持续暴雨使崇阳河水向农校校园倒灌、流经校园的尤源溪水位上涨,学校攀登桥边的小台阶一层一层地被洪水淹没,洪水随时有可能灌进校园。陈天新想到,当天正好是双休日,学生没上课,学生的生命安全是最重要的。在学校启动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后,陈天新立即与副校长杨志和、办公室主任徐恺营等人一道,挨家挨户通知人员撤离、财物转移。对少数出于好奇到河边观看水情的学生,他一一劝阻,要求学生撤离危险地带,提醒学生不要在低洼地段、河边及容易发生地质灾害地段逗留,以免出现安全事故。在陈天新和大家的努力下,到19日晚8时许,在校的近千名学生全部安全集中到地势较高的生活区,同时安全疏散退休教师及教师家属、小孩22人。讲师楼一位80多岁的孤寡老人刘牵弟身体不好,行动不便,老人家怕麻烦别人,一直不肯离开家门,陈天新反复动员,和门卫值班员金朝胜一起,把老人背到二楼金朝胜家,至今老人还暂住在金朝胜家中。
晚8点多,校园已全面进水,书库告急。陈天新立即加入学校组织的由60多人组成的抢搬队伍。洪水快速上涨,情急之下,他抱起每捆重达近百斤的教材急速往教学楼二楼快走。往返1次、2次……经过1个多小时的努力,共搬运教材31000多册以及大量体育器材,挽回经济损失近130多万元 。晚9时,洪水已没膝盖深,陈天新又与其它老师一起,对部分参加抢搬教材的学生,手拉手结对成队,一路涉水缓慢向生活区高处撤离。此时,洪水已深0.6米。教学楼一层多媒体室、招生就业办公室再次告急,他与几位教师又马不停蹄地抢救多媒体设备,当把最后1台电脑搬到安全地点时,水位已涨到1.4米深,教学楼四周汪洋一片。断水、断电、断粮,他和11名老师坚守在教学楼通宵值班,随时接受新的任务。
连续奋战,收集灾情
20日上午11时,洪水稍退。灾情严重,目及之处,都在滔滔洪水之中。“利用一切工具,及时收集灾情”,彻夜奋战已是又饥又渴、筋疲力尽的陈天新为及时掌握实情,又和另外一位老师登上了自制的简易小木筏。小小木筏承载他们进入汪洋中的校园,随时都有可能掉入浑浊洪水中的危险。但他全然不顾,站在木筏上划向校园四周。洪水带来的漂浮物成了一个个路障,他们一会顺着成排树梢,一会沿着围墙边缘前行。由于洪水浑浊,不得不放慢速度,撑着长竹篙,避开各种障碍,小心翼翼地行使。他们身上的衣服被雨水打湿,被汗水浸透。竹筏撞上没顶的攀登桥栏杆、铁艺栏杆……在他的艰难努力下,靠着一张简易小木筏,用手中的相机拍下了校园教学区教学楼、实训楼、监控室、田径场、品种园等处受灾部位80余张实景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