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创新管理方法,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一是深入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活动。10月份组织专家依据《河南省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考核评比办法》和《河南省城市精细化管理考核项目及评分标准》,对全省城市和县城精细化管理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考核。二是积极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即将出台的《关于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推行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意见》要求,制定切合我省实际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发展规划。指导已建成数字化城管系统的郑州、许昌市加强市本级系统运行管理,完善管理机制,提高数字化城市管理水平;选取经济条件不同、城市管理基础不同的城市作为试点,加强分类指导,力争达到建设部提出的3-5年实现地级以上城市数字化城管全覆盖的目标。
(四)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市政公用设施安全运行。一是按照《关于切实做好城市防汛排涝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做好汛期城市积水点管理确保城市汛期安全的通知》的要求,指导各地开展好城市防汛的各项工作,组织开展城市防汛检查,确保全省城市安全度汛。二是指导各城市建设主管部门切实落实好对城市道路、桥梁、隧道、供水、排水、供气、供热设施等市政公用行业安全运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节假日及重要时期重点检查制度,加强安全生产培训和应急预案演练,确保城市公用设施安全生产和居民正常生活秩序。省厅于11月份组织人员对各市城市供水、燃气、供热行业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抽查。
三、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建设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主题实践活动,加强组织领导,把主题实践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摆上重要位置;要在业务工作中体现出主题实践活动的成果,建立相应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细化工作计划及措施,逐条逐项抓好落实,确保主题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二)着重在解决问题的上下功夫。各城市要根据市政公用行业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便民服务活动和咨询活动。要及时掌握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策措施,并下大功夫进行解决。重点解决城市道路拥堵、排水不畅等问题,不断提高市政公用设施服务能力和水平。
(三)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工作效果。监督检查是保证工作落实的关键环节和有效措施。各省辖市建设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强化监督检查,促进工作落实。各相关市政公用单位要结合实际,加强主题实践活动的督促检查,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认真分析原因,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