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部分建制镇生活垃圾中转站没有完善的管理和运行制度,人员职责不明确,操作不规范,设备维护不到位,严重影响垃圾中转站正常运行。如周口市西华县东夏亭镇、逍遥镇、红花集镇垃圾中转站未运行,镇区无人清扫,垃圾遍地;开封市兰考县红庙镇电机损坏,未及时修理,影响正常运行;郑州市新郑市郭店镇、孟庄镇中转站垃圾收集量不大,存在“吃不饱”现象。
(四)部分建制镇运输成本过高。部分建制镇生活垃圾中转站距离县(市)垃圾填埋场较远,运输成本高,如开封市兰考县南彰镇、张君墓镇、固阳镇和红庙镇垃圾中转站分别距离县垃圾处理场60公里、50公里、40公里、20公里,平均42.5公里,垃圾运输车按百公里耗油20升,每升6元,运送垃圾一趟,平均油料费用为102元。有些县(市)垃圾处理场还要收取填埋处理费用,如许昌市鄢陵县垃圾处理场每吨垃圾需60多元处理费,商丘市民权县、宁陵县向除城关镇外的建制镇每车生活垃圾收取70元的处理费,开封市兰考县、杞县同样每车收取50元的垃圾处理费,造成一些乡镇生活垃圾运送费用过高,生活垃圾中转设备运行效益低,容易导致偏远乡镇生活垃圾中转站因资金问题而不愿运行,或者将生活垃圾随意倾倒。
也有一些地方因为其他原因造成不能正常运行,如三门峡市卢氏县的官坡镇、朱阳关镇和范里镇,南阳市方城县独树镇,信阳市光山县孙铁铺镇等地的生活垃圾中转站遭到暴雨洪水的破坏严重,水、电和道路损坏,造成不能正常运行。
为严肃工作纪律,决定对建制镇生活垃圾中转站运行率偏低的平顶山市鲁山县,周口市西华县给予通报批评,请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周口市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对鲁山县人民政府、西华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进行约谈。
为确保已建成的建制镇生活垃圾中转站正常运行,下一步,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把加强建制镇生活垃圾中转站运行与监管作为改善农村环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从建立健全管理机制、资金投入等方面下功夫。各地要不断加大督查力度,继续保持高压态势,落实每月集中督查制度,及时掌握垃圾运行情况,督促各地明确责任主体,完善工作机制,落实资金保障,确保全省建制镇生活垃圾中转站尽快全部正常运行。
各市、县(市、区)政府要结合当地实际,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垃圾中转站运行管理模式,总结推广济源市、修武县、林州市、长葛市、项城市等地不同的运行模式,有效推动工作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