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健全管理制度,建立长效机制
州、县教育、卫生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学校、医院管理的各项制度,建立健全管理的长效机制。
各级各类学校、医院是设施设备管理、维护的责任主体,校长、院长是第一责任人。要对现有的学校管理规章制度进行清理、评估、完善,建立和完善“少而精”的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后勤服务等一整套相互配套的管理制度,着力培养师生遵章守纪守法意识。同时,要建立制度检查落实机制,注重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做到岗位职责明确,事事有人管、件件有人负责,对学校、对教师、对学生,对医院、对医务工作者都要提出明确要求,保证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各级各类学校、医院财产管理必须建立财产总账和明细账,经常检查、清理,对重点场所(如实验教学、现代教育技术及多功能教室)、重要设施设备(如对口援建省市援建的重要医疗设备)要安排专人管护,落实责任、健全制度。
各级医疗机构要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按统一标准制作规章制度,规范上墙。加强房屋、设施管理,无设施损坏、管理不善迹象。严格执行岗位考勤制度,做到24小时值守,着装整齐,挂牌上岗,热情主动、服务周到。随时保持诊疗室、病房、庭院、厕所清洁卫生。桌椅整洁,庭院、厕所及房前屋后无杂草、纸屑、泥土、烟蒂,无乱贴、乱画。药品、器械入柜、入箱,摆放有序、美观。病房整洁明亮、床单清洁卫生,医疗垃圾时产时清。要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社会效益为重心”的服务理念,把优良的医德医风和优质的技术服务融入到实际的医疗活动中。进一步落实岗位责任制,坚持24小时便民服务制度、医疗急救制度、窗口及重点岗位值守制度。严格执行有关卫生法规、评审指南和技术规范,建立完善诊疗制度和各项检查、治疗、护理操作制度。
要用现代理念、现代手段,去管理学校、医院、设施、队伍,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科学管理制度,严格落实问责制、追责制,做到事事有人负责、有人监管。真正做到建设标准、管理规范、环境整洁,人员配置合理,设备不闲置浪费,发挥学校、医院的示范引导作用,切实做到机构运转好、服务质量好、队伍建设好、素质提升好,尽量发挥建成项目的最大效益。
四、明察暗访,督查督办
州政府将组成由州委州政府督查室、州教育局、州卫生局、州规划建设局等部门参加的明察暗访和督导组,定期不定期的深入各县开展明察暗访工作,曝光事件,激励后进。对整改和解决问题不力的责任人要坚决问责处理,对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设施设备由于管理不善而发生损坏、失窃、丢失等情况,要查明原因,坚决处理,并责令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