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强化产销衔接功能。把“菜篮子”连锁经营作为培育新型业态、构建现代流通网络的重点,加强产销衔接。引导大型连锁超市、农产品流通企业直接与产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订单生产和“农超对接”,重点支持大型连锁超市、农产品流通企业建设直采基地、鲜活农产品冷链系统和农产品配送中心。积极推进农业会展经济,参与各类名优“菜篮子”产品推介活动,发挥我市名特优品种多和临近长三角的区位优势,使我市优势“菜篮子”产品在长三角市场占有率提高5%以上。
(三)加强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提高质量安全水平
1.加快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快“菜篮子”产品标准推广应用,选建规模化园地,集成标准化技术,扶持经营主体,大规模开展蔬菜、瓜果标准园创建活动,扎实推进畜牧业、渔业标准化示范,全面提升蔬菜、瓜果、水产、畜禽产业科技水平。今后5年,创建各类省级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0个,力争种植业、养殖业标准化生产覆盖率分别达到50%和70%。扩大名牌认定和“三品”认证,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
2.加强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建立“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和应急处置机制,逐步形成产地有准出制度、销地有准入制度、产品有标识的全程质量追溯体系。开展对全市“菜篮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强化对产地周边排污单位环境监管。加快2个国家重点县质检站建设并尽快投入使用,积极争取市级区域性检测分中心申报建设。今后5年,在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菜篮子”重点产区争取新建1个县级质检站、改扩建20个农产品检测站(点)。逐步形成以市分中心、县检测站为重点,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和生产基地检测点为基础的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
3.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加强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依托“蚌埠农业信息网”,建设覆盖全市的“菜篮子”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开展对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的技术服务和培训,扩大农业先进技术和高科技覆盖面,提高技术到户率和到田率。加快农村宽带快捷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全面实现村级远程信息服务网络化。完善市、县(区)工商、农业、商务系统12315、12316和12312网络服务平台。畅通农产品质量安全申诉举报渠道,及时受理农产品消费者申诉举报,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农产品等违法行为查处力度。
(四)完善调控保障体系,提高科学发展水平
1.科学规划生产布局。按照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明确城郊农业以发展“菜篮子”产品为主的功能定位。各区根据自身资源条件、生产基础、产品供求变化和市场缺口保障程度,确定重点发展区域、主要品种,高起点、高标准加强“菜篮子”产品生产、流通、加工、质量监管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实现与农区的错位发展,稳定并逐步提高城市自给保障能力。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