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珠江三角洲地区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的通知

  稳步推进电子政务一网通工程,加强电子政务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建立政务信息资源社会化增值开发机制,支持企业建设和运营便民信息服务平台,推进政务信息服务进家庭,为公众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提供数字化增值服务。
  继续实施“信息兴农”工程,推进信息服务进村入户,大力发展面向农产品流通、科学种养、生物灾害防治以及农村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法制建设等领域的信息服务,扶持农村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新业务发展。
  加快建设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整合资源,开展知识产权代理、登记、许可、转让、管理、鉴定、评估、认证、咨询、公证、诉讼、预警、培训、市场调查、检索分析等知识产权服务。
  建设空间地理信息服务产业基地,建设向社会公众提供网上应用服务的空间地理公共信息数据库。重点发展卫星导航、电子地图、空间地理定位等信息服务。加快开发海量地理信息快速获取、集成管理、网络共享等关键技术,促进空间地理服务与互联网、手持终端、嵌入式软件的紧密结合,积极推进空间地理信息资源的增值开发和商业化应用。
  4.物联网
  重点突破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和无线传感器网络软件及系统集成关键技术,以及物联网标准、交换接口等共性技术,推动物联网技术规模化应用。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大力发展物联网服务运营产业,培育物联网软件和技术服务业,建立广东物联网产业体系。发展物联网公共技术服务,着力打造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标准检测机构等物联网高端创新平台。加快发展电力、交通、水利、物流、环保、家居、医疗、安防等领域的机器对机器物联网业务,构建物联网技术支撑体系、业务平台和管理平台,创建适应普遍接入的物联网运营环境。
  5.云计算
  积极发展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软件即服务(SaaS)等云计算服务,部署建设云计算中心和“公共云”基础服务设施,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高端网络计算服务。加快云计算技术在金融、在线支付、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应用,发展面向制造业的云计算服务。利用云计算技术和运作模式,探索推动电子政务资源整合。建设珠三角超级计算中心,提高华南地区计算服务能力和水平。

四、现代信息服务业产业布局

  (一)产业总体布局。
  依托珠三角城市产业定位和区位优势,以珠江口沿岸国家级、省级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基地城市为重点,优先发展高端新兴信息服务产业,打造现代信息服务高新产业带;以珠三角西中东部产业集群集中城市为重点,大力发展支撑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信息服务产业,构建现代信息服务融合产业带,形成两个各具特色的产业集聚带。以广州、深圳、珠海等3个具有区域要素集聚优势的城市为中心,辐射带动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经济圈的产业和技术提升。从总体上构筑“两带集聚、三圈拓展”的产业发展布局,推动产业梯度集聚,重点建设现代信息服务产业六大支撑载体,将珠三角打造成为特色鲜明的国际现代信息服务产业集聚基地和全国产业信息技术服务中心。
  (二)两带集聚、三圈拓展。
  1.两带集聚
  在珠三角发展以高端新兴信息服务和支撑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信息服务为特色的两大产业集聚带,强化产业带之间和城市之间合作,形成两带产业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协调发展格局。
  珠江口沿岸现代信息服务高新产业带:在广州-东莞-深圳-珠海等珠江口沿岸地区,重点发展集成电路设计业,以及面向智能电子等产品的高端嵌入式软件业,推动软件研发企业向国家级、省级软件产业基地集聚;优先发展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和基于“物联网”的行业应用软件和信息服务;大力发展空间地理信息服务和电子商务、移动商务;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传输服务业,培育壮大基于“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网、下一代互联网等的新型增值信息服务;创新发展云计算服务;推动发展数字媒体、动漫与网络游戏、文化创意等数字内容服务业。加强粤港澳信息服务合作,促进新一代网络经济发展,形成全国乃至国际重要的高端新兴信息服务产业集聚地。
  珠三角西中东城市现代信息服务融合提升产业带:在中山-江门-肇庆-佛山-广州-惠州等珠三角优势传统产业相对集中的城市,着重布局以服务汽车、电子、石化、船舶、钢铁、医药及机械装备等产业为重点,面向设计开发、生产制造、物流仓储、商贸流通的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支撑家电、家具、五金、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工业软件和嵌入式软件业;大力发展支撑产业集群技术、能级提升的行业和区域公共信息技术服务。建成全国“两化融合”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和全国重要的产业信息技术高端服务中心。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