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国际知名现代信息服务企业:在珠三角具有产业优势的领域,培育一批具备核心技术和较强创新能力的知名龙头企业,发展一批中国软件百强企业和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打造广东信息服务百强名企。以促进珠三角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培育一批“两化融合”信息技术服务标杆企业。重点发展一批实力强的信息系统集成、信息工程监理服务、信息系统运维服务企业。
--培育国际知名软件产品和信息服务品牌:鼓励企业不断通过技术创新、质量管理、市场推广、支持服务等方式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在新型网络增值服务、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射频识别(RFID)、卫星导航、空间地理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数字家庭服务、动漫与网络游戏、工业设计等领域,培育一批国际知名的软件产品和信息服务品牌。
4.建立一批现代信息服务产业联盟
--建设现代信息服务技术创新发展联盟:以推进关键技术创新为目标,以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主体,在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数字家庭服务、动漫游戏等重点领域建立一批现代信息服务技术创新发展联盟。通过技术创新资源集成、关键技术联合开发、知识产权互惠共享等方式,形成技术攻关合力,突破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瓶颈和国外知识产权壁垒,为产业整体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发展现代信息服务应用联盟:以行业应用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现代信息服务业上下游纵向协作企业、传统产业横向关联企业为主体,在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解决方案、电子商务、数字设计等方面建立一批现代信息服务应用联盟,促进产业间渗透融合和市场供需双方的沟通衔接。
5.打造一批信息服务新业态示范工程
--“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促进物联网大规模产业化应用,加快建设南方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支持电信运营商建立机器对机器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发展珠三角智慧物流、智能制造、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水利、智能安全、智能环保、智能市政、智能商务、智能医疗、智能家居等示范工程。鼓励企业参与国家物品电子编码和RFID标准的制订,加强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积极推动国际物联网应用合作。
--“三网融合”服务示范工程:在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加快推进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积极支持深圳市开展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支持珠三角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各运营商加快网络升级改造,加强网络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积极推动各类增值业务融合。支持三网融合业务在文化教育、社会服务、生产制造等领域的应用,支持企业及相关机构参与三网融合国家标准体系建设。
--“云计算”服务示范工程: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突破云存储、云服务、云安全等核心技术,建设“公共云”基础服务设施,提升珠三角云计算服务能力,重点在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佛山等市建设云计算中心,加快发展“云计算”服务。
--“数字出版”示范工程:扶持重大数字出版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出版流程数字化再造、数字出版服务及管理平台、出版资源智能化数据库、新媒体形态探索和内容建设、网络游戏动漫出版、出版物物流配送中心、信息内容处理技术研发应用等核心工程项目建设,优化省数字出版产业的主体构架,提升全省数字出版生产能力和传播能力。
6.建设和完善一批软件和信息服务平台、中心
--打造珠三角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支撑平台:重点建设广州、深圳、珠海集成电路设计服务中心,珠海南方数字娱乐公共服务平台和珠三角软件产品检测中心。大力提升省LINUX公共技术服务中心、省嵌入式软件公共技术服务中心等机构的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一批软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服务外包公共支撑服务平台和嵌入式软件公共服务平台。引进国家级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相关公共技术开发、测试、集成验证平台落户珠三角。
--建设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依托珠三角塑料、建材、家电、钢铁、石化等行业,建设一批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打造珠三角国际化产品交易指数,壮大电子商务服务业。建设安全、快捷、方便的第三方在线支付平台,发展在线支付增值服务。培育移动电子商务应用市场,构建面向中小企业的移动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促进专业市场开展移动电子商务应用,扶持中小企业移动上网和应用移动电子商务。开展粤港数字证书互认和电子商务合作,促进粤港企业和个人开展网络贸易。
--建设国产软件及行业解决方案体验中心:面向珠三角钢铁、汽车、船舶、电子信息、石化、纺织等产业,在相关产业集群中部署建设行业应用软件和解决方案体验中心,推广国产优秀行业应用软件和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