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意见

  (五)陕南地区。围绕保护青山绿水,打造生物加工、生态旅游、新型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及装备制造、现代物流两大优势产业,按照“项目耦合、循环发展”的要求,实现资源最大限度利用,打造一批生态型循环经济工业园区。

  三、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环节

  (六)资源开发环节。统筹规划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加大煤炭、有色冶金、非金属矿等重要矿产资源整合力度,提高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制订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标准,推广先进适用的开采技术、工艺和设备,提高矿产资源回采率、选矿和冶炼回收率。加强资源开采过程中共伴生资源和尾矿、碎石的综合利用,重点做好煤层气、煤矸石、煤泥、矿井排放水及其他稀贵伴生资源的综合利用。

  (七)资源消耗环节。大力开展农业节水、工业节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有效降低水资源利用量,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采用先进适用技术,降低单位产品能耗、物耗和废物排放量,提高单位资源的产出水平。在水泥、钢铁、有色金属等高耗能行业,鼓励利用余热、余压、余能生产电力和热力。在电力、纺织、造纸等高耗水行业,鼓励水资源梯级利用。在石化、化工等行业,鼓励回收余气、尾气及残液中的化工产品。

  (八)废物产生环节。强化污染预防和全过程控制,加强对废物的循环利用,推进企业废物“零排放”。在冶金、电力、煤炭、建材等固体废弃物排放量较大的行业,鼓励利用废渣生产新型建材产品、铺路和回填等。在造纸、食品等废水排放量较大的行业,加强废水深度处理,提高水循环利用率。加快城市生活垃圾、河道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推进秸秆、废旧农膜、禽畜粪便的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和环境面貌。

  (九)再生资源利用环节。健全回收网络体系,引导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向规模化发展,形成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以废旧家电、电子产品、废旧机电产品、废旧轮胎、有色金属等为重点,实施绿色再制造和回收利用工程。加快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和分选系统,探索建立生产者和消费者合理分担处理费用的责任制度。

  (十)社会消费环节。引导消费行为,倡导绿色消费,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鼓励使用再生产品、绿色产品、能效标识产品、节能节水认证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推广绿色包装,制止过度包装等浪费资源的行为。用法律手段推动公共机构节能,逐步实行政府机构绿色采购。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