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意见

  (十一)管理环节。全面推行能源审计和对标活动,强化能效标识产品、节能节水认证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绿色标志食品和有机标志食品管理。实施“三定一改”(定能耗限额、用水定额、污染物排放指标,开展综合节能节水和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改造),加快推进“四节一利用”(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废弃物循环利用),从全过程实现资源消耗“减量化”。推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清洁生产运行机制。

  四、加快工业循环经济发展

  (十二)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节能环保、新能源、资源综合利用等相关产业,用高新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提升支柱产业,加大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努力降低产品单耗。通过产业集群、园区等形式,引导生产要素向主导产业集中,推动能源化工业向环境容量大、资源条件好的地区转移,促进产业集聚、用地集约,形成资源节约的生产力布局。

  (十三)按照产业属性和功能定位,凡新建、引进的工业项目和企业必须入园选址发展,园区外原则上不再安排工业项目。重构园区生态化产业体系,全面统筹产业、基础设施、资源、环境四大要素,推动生态化建设。
  五、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十四)大力发展农业节水,大幅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废弃物资源化率,实现农产品的无害化、绿色化、有机化和农业生产高效化。积极推行立体农业型、清洁能源型、生态能源型、设施农业型、休闲观光型等循环农业模式。大力推广沼气工程,将废弃物能源化、肥料化和饲料化。鼓励发展节约型农业,积极推广少用土地、化肥、农药,少耗水、电、油的新技术和新品种。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延伸产业链。积极开展乡村清洁工程,实现家居生活清洁化,促进农村生产生活的良性循环。

  六、大力发展循环型第三产业

  (十五)围绕节能、降耗、节水、减污和增效等,重点在餐饮、宾馆、信息服务、物流、商贸和旅游等领域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和信息平台,依托大型企业的仓储、运输、分装等设施,提高物流业的社会化、规模化和信息化水平,实现物流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最小化。加快建立和完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垃圾回收利用系统及废旧物资回收系统。选择一批重点服务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和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构建循环型旅游发展的空间格局。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