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充分发挥广州市属高等学校优势,尽快形成讲授相关产业知识的教师团队,建成师资库,做好承担授课任务的准备。组织有关学科专业教师对我市相关产业进行科学研究,献计献策。组织有关专业的师生员工深入研究我市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的现状、发展态势,追踪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向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出决策建议。根据我市产业的发展态势和实际需要,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培养适合我市产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
3.加强与广州地区高校、培训机构的沟通联系,建立自主选学培训基地,主动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求,举办相关新技术新产业基础知识培训班,由干部自主选学。联合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邀请相关专业专家学者和领导干部参加;举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专题讲座,供广大干部自主选学。
4.扩大与国(境)外有关院校和培训机构的合作,组织干部出国(境) 学习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先进理念和管理方法。引导科研院所和其他培训机构积极参与干部培训工作,有效整合市内优质培训资源,构建全方位、大培训服务平台。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管理考核工作
按照以管促学、以考促学、学用结合的原则,严格要求,加强管理,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将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当成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到人,完善配套措施,提供有力保障。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按照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要求,鼓励改革创新、确保培训效果,加强指导监督、严肃学风纪律,总结推广经验、树立先进典型,及时解决各种存在问题。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为大规模培训干部创造良好条件。
(二)加强管理,严格考核。按照省的统一要求,我市将采取自考、测评、抽考等形式检验学习培训效果。每半年组织一次测评,检查评估培训情况,督促干部巩固学习成果。配合省委组织部做好每年一次抽考工作。把干部的学习情况与干部的年度考核结合起来,未达到学分要求的, 当年年度考核不能评为优秀,两年连续未达学分要求,年度考核不定等次,补训后再定等次。建立干部述学制度,让干部在年度述职述廉的同时汇报学习培训情况。将干部完成培训的情况作为干部任职的重要条件,未完成培训的,不能提任,或提任后一年内补修相应学分。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动员部署,使广大干部充分认识大规模培训干部对于我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促进知识结构转型升级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市委宣传部、市属各新闻单位及各区(县级市)党委宣传部门要结合实际,精心策划,制定方案,分阶段、有重点、有计划地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活动。积极组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多形式、多层次、多角度宣传各地各部门大规模培训干部的情况和好经验、好做法,努力营造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