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6个项目 
 |   
 | 3071493.42 
 | 378096.83 
 |   
 | 
一、就业促进工程 
 |   
 | 65040.43  
 | 64470.43 
 |   
 | 
1 
 | 就业促进项目 
 | 力争完成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8.67万人;帮助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9.22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2.3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零就业家庭实现基数归零、动态归零。 
 | 51843.8 
 | 51843.8 
 | 市劳动保障局 
 | 
2 
 | 就业援助项目 
 | 深入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充分就业街道以及充分就业行政村活动,2010年底前在全市所有行政村建立劳动保障服务室,主城区100%的社区达到充分就业社区标准,萧山区、余杭区和五县(市)60%以上的社区达到充分就业社区标准;力争主城区90%以上的街道达到充分就业街道标准,萧山区、余杭区和五县(市)有社区的街道50%以上达到充分就业街道标准;力争主城区所有行政村达到充分就业行政村标准,萧山区、余杭区和五县(市)30%的行政村达到充分就业行政村标准。 
 | 1260.8 
 | 1260.8 
 | 市劳动保障局 
 | 
加强残疾人就业援助,力争完成残疾人技能培训2413人,新增就业1800人。 
 | 980 
 | 410 
 | 市残联 
 | 
3 
 | 创业带动就业项目 
 | 以创建国家创业型城市为契机,加快建立面向不同创业群体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支持和引导更多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劳动者开展自主创业。到2010年年底,创业带动就业比例达到1:5,创业活动对就业的贡献率达到30%;新增私营企业8000家,新增个体工商户1万户;力争创业活力、创业效率等指标居全国前列。 
 | 7092.52 
 | 7092.52 
 | 市劳动保障局 
 | 
4 
 | 劳动力就业能力提升项目 
 | 健全就业培训体系,加强需求调研,丰富培训内容,注重培企结合。2010年确保全市大学生创业实训人数达到4万人以上,并力争达到5万人,新增实训基地100家以上。 
 | 3821.31 
 | 3821.31 
 | 市劳动保障局 
 | 
5 
 | 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工程 
 | 积极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推动建立职工工资劳资共决机制,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到2010年底,全市企业中工资集体协商企业的覆盖面达到80%,其中全市国有、集体企业中工资集体协商企业的覆盖面达到100%。 
 | 42 
 | 42 
 | 市劳动保障局 
 | 
二、社会保障工程 
 |   
 | 17542 
 | 13026 
 |   
 | 
6 
 | “金保工程”建设项目 
 | 建设我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市级统筹信息系统。推进养老、工伤、失业监测数据上传工作。加快推动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建设,逐步扩大社会保障卡发放人群等。 
 | 5000 
 | 970 
 | 市劳动保障局 
 | 
7 
 |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项目 
 | 贯彻落实《市委办公厅 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意见〉的通知》(市委办发〔2010〕11号),自2010年1月1日起,凡符合条件、年满60周岁的本市户籍城乡居民按规定享受基础养老金。坚持政府主导和城乡居民自愿参保相结合,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工作,确保城乡居民老有所养。 
 | 3000 
 | 3000 
 | 市劳动保障局 
 | 
8 
 | 城镇居民医疗保障项目 
 | 以非公经济组织、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扩大城镇职工医保覆盖面,推动大学生和中小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医保。实行医疗保险市级统筹,2010年实现市域范围内医保“一卡通”,完善异地就医结算机制。提升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筹资标准以及门诊费用报销比例,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60%以上,适当提高城镇职工医保低费用段报销比例。确保所有统筹地区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 
 | 9032 
 | 9032 
 | 市劳动保障局 
 | 
9 
 | 法律援助项目 
 | 加大法律援助力度,确保全年法律援助案件数比上年增加10%,法律援助咨询数比上年增加5%,法律援助沿街一楼窗口建成率达到92%。 
 | 510 
 | 24 
 | 市司法局 
 | 
三、教育公平工程 
 |   
 | 62900.19 
 | 9130  
 |   
 | 
10 
 | 优质学前教育推广项目 
 | 确保2010年全市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8%,全市等级幼儿园在园幼儿覆盖率达到88%以上,其中优质学前教育在园幼儿覆盖率达到65%以上。继续开展创学前教育强县(市)与学前教育先进、达标乡镇工作,使学前教育先进、达标镇(乡)的比例分别达到30%、80%以上。 
 | 5755 
 | 1000 
 | 市教育局 
 | 
11 
 | 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项目 
 | 加强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新建乡镇幼儿园13 所,组织培训农村幼儿园教师170名,继续做好幼儿园等级评定工作。 
 | 24766  
 | 86 
 | 市教育局 
 | 
12 
 | 中小学教师素质培训提升工程 
 | 推进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培训中小学省级骨干教师262名、市级骨干教师435名,县级骨干教师、校长647名。 
 | 2128.45  
 | 200  
 | 市教育局 
 | 
组织3场名师专家送教下乡活动。 
 | 13 
 | 13 
 | 
推进“书香校园”工程,为344 所农村中小学配送图书 20.2万册。 
 | 3027.42  
 | 116 
 | 
13 
 |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项目 
 | 推进第二轮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全面完成省、市、县和学校“四位一体”的远程网络平台建设,为农村中小学配置多媒体教室49套,计算机教室1个(60台电脑);配置校园网3套,上网本38台;组织开展主播教室技术人员省级培训10人,项目学校校长(负责人)县级培训10人,学科教师远程网络培训166人。 
 | 市教育局 
 | 
14 
 | 校舍安全工程 
 | 完成15万平方米的加固改造任务。 
 | 9207.3 
 | 1605  
 | 市教育局 
 | 
15 
 | 职业教育助学制度建设项目 
 | 继续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费的资助工作,对于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在4000元以下的在校生免除学费。 
 | 8427 
 | 2700 
 | 市教育局 
 | 
16 
 | 中等职业教育能力建设 
 | 创建省级示范专业4个,省级实训基地3个,独立设置的职业高中专业课教师75%以上参加业务培训学习,“双师型”教师比达到78%。 
 | 3962.02 
 | 1560  
 | 市教育局、市劳动保障局 
 | 
17 
 | 农民素质培训项目 
 | 全市安排农民素质培训10万人,其中转移就业技能培训3.2万人,农业专业技能培训3万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1万人。 
 | 4500 
 | 800 
 | 市农办、市农业局 
 | 
18 
 | “双证制”教育工程 
 | 成人“双证制”培训10000人。 
 | 1114 
 | 1050 
 | 市教育局、市劳动保障局 
 | 
四、全民健康工程 
 |   
 | 163318 
 | 110912  
 |   
 | 
19 
 | 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项目 
 | 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4家左右。完成525个农村地区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建设,实现全市行政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人口全覆盖。 
 | 884 
 | 884 
 | 市卫生局 
 | 
20 
 | 欠发达地区县级医疗机构建设项目 
 | 开工建设县级医院(包括中医院)7家。 
 | 18000 
 | 0 
 | 市卫生局 
 | 
21 
 | 基层卫生资源统筹配置改革试点项目 
 | 启动县、乡、村医疗卫生资源统筹配置改革试点工程,桐庐、临安作为全省试点开展以2+X为主要内容的改革。 
 | 60 
 | 0 
 | 市卫生局、市发改委 
 | 
22 
 | 公立医院改革项目 
 | 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建立2个名院集团化横向合作体,完成3所三甲医院的基本建设。 
 | 100000 
 | 100000 
 | 市卫生局、市发改委 
 | 
23 
 | 中医药服务普及项目 
 | 加强4个中药制剂室建设,争取研制4个中药制剂品种;强化65个中医药专科建设;推广应用30个优势单病种诊疗方案;培养中医骨干人才110名;推广10个中医药适宜技术,新开展10项诊疗技术研究;组织100名中医药人员下乡,培训650名基层中医药人员;继续实施中医药“三名三进”项目。 
 | 50 
 | 0 
 | 市卫生局 
 | 
24 
 | 农民健康工程 
 | 继续提高对新农合的补助标准,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130元以上,人均筹资额达到185元以上,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确保参合率巩固在98%以上。 
 | 6216 
 | 6216 
 | 市劳动保障局 
 | 
做好农民健康体检工作,体检率达到60%以上。 
 | 6200 
 | 0 
 | 市卫生局 
 | 
25 
 | 城镇居民健康体检项目 
 | 积极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的健康体检工作。 
 | 1500 
 | 1500  
 | 市卫生局 
 | 
26 
 | 基层公共卫生建设项目 
 | 推进在建县级卫生监督所项目建设。 
 | 2510 
 | 0 
 | 市卫生局 
 | 
27 
 | 基本药物制度项目 
 | 年底前确保实现全市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进一步完善医药供应保障体系以及医药市场的监管网络,确保基本药物的足额保质到位,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正常运行,确保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建立完善与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绩效工资工作相衔接的基层卫生机构补偿机制。 
 | 13500 
 | 0 
 | 市卫生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发改委 
 | 
28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 
 | 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高标准推进3大类12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有关工作。人均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主城区达到35元,萧山区、余杭区和各县(市)达到20元。在继续实施青少年免费口腔保健、优生优育“四项免费”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免费实施孕产妇围产期保健和0-36个月的儿童保健。加大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力度,全面实施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农村妇女住院分娩补助、农村适龄妇女乳腺癌、宫颈癌筛查、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等惠民举措。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服务平均完成率达到85%。 
 | 900 
 | 900 
 | 市卫生局 
 | 
29 
 | 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卫技人员培养工程 
 | 全年培训基层医务人员2000人次,培养全科医生250名、社区护士300名,定向培养农村社区医生200名。 
 | 693 
 | 231 
 | 市卫生局、市教育局、市发改委 
 | 
30 
 | 县级计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项目 
 | 重点扶持2个县级、3个乡级计划生育指导站标准化建设。 
 | 1140 
 | 50  
 | 市人口计生委 
 | 
31 
 | 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和特别扶助制度 
 | 完成全市约2.11万人次的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金(约1500万元)发放和约4200人次的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金(约1000万元)的发放任务。 
 | 2534 
 | 0 
 | 市人口计生委 
 | 
32 
 | 流动人口计生服务均等化项目 
 | 认真开展国家级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工作,确保流动人口人均计划生育经费不低于25元。 
 | 8000 
 | 0 
 | 市人口计生委 
 | 
33 
 | 城乡药品质量保障项目 
 | 全市药品监督抽验覆盖面达到85%,药品监督抽验和药品快速检验达到3600批次。 
 | 118 
 | 118 
 |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 
34 
 |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项目建设 
 | 设立13个县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站,实现全市全覆盖。 
 | 13 
 | 13 
 |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 
35 
 | 健康城市建设项目 
 | 贯彻落实《杭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加大宣传、加强监管;广泛开展健康宣传和健康促进行动,建成杭州市民健康生活馆、举办首届健康生活博览会;推广全国健康市场试点经验,在市区新建10个以上健康市场;开展各行各业健康单位建设,全市新建160家以上杭州市健康单位;开展碘营养调查,为市民科学合理使用碘盐提供依据。 
 | 1000 
 | 1000 
 | 市卫生局 
 | 
五、文体普及工程 
 |   
 | 137766.4 
 | 2024.4 
 |   
 | 
36 
 | 送戏下乡项目 
 | 送2210场演出到农村。 
 | 200 
 | 200 
 | 市文广新闻出版局 
 | 
37 
 | 电影“2131”项目 
 | 完成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任务,送27180场电影到农村。 
 | 67.75 
 | 67.75 
 | 市文广新闻出版局 
 | 
38 
 | 农村文化队伍素质提升项目 
 | 培训基层文化干部和文化骨干496名。 
 | 20 
 | 20 
 | 市文广新闻出版局 
 | 
39 
 | 农村文化繁荣项目(包括文化低保工程) 
 | 组织5场县级、90场乡镇级农村文化活动。 
 | 10 
 | 10 
 | 市文广新闻出版局 
 | 
40 
 | 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 抓好71个未达标文化站的建设,确保全市所有乡镇综合文化站达到省级标准。 
 | 1130  
 | 400 
 | 市文广新闻出版局 
 | 
41 
 | 村文化活动室建设项目 
 | 建设300个村文化活动室。 
 | 120  
 | 120 
 | 市文广新闻出版局 
 | 
42 
 | 文化阵地建设工程 
 | 实现“东海明珠”市级工程覆盖率达到90%、村级文化活动室覆盖率达到90%的建设目标。 
 | 80  
 | 80  
 | 市文广新闻出版局 
 | 
43 
 |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 力争实现区、县(市)支中心80%的覆盖率。 
 | 100 
 | 100 
 | 市文广新闻出版局 
 | 
44 
 | “一证通”工程 
 | 确保完成全年新建100个基层点的任务。 
 | 50 
 | 50 
 | 市文广新闻出版局 
 | 
45 
 | “文化扶贫”工程 
 | 继续送100场戏到100个贫困村。 
 | 70 
 | 70 
 | 市文广新闻出版局 
 | 
46 
 | 全民健身“5+1工程” 
 | 新建1000个村镇健身点,同时对部分地区已建的健身点进行经费补助。 
 | 656.65 
 | 656.65 
 | 市体育局 
 | 
47 
 | 群众体育设施建设项目 
 | 新建小康体育村120个、省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个、省级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15个、省级村级体育俱乐部30个,创建体育强镇(乡)5个;扎实推进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新建镇(乡)国民体质监测站5个。 
 | 250 
 | 250 
 | 市体育局 
 | 
48 
 | 公益性青少年学生校外专门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项目 
 | 建成3个市级青少年宫并对社会开放,加快建设2个区、县(市)青少年宫。 
 | 135000 
 | 0 
 | 团市委 
 | 
49 
 | “流动少年宫”进农村(社区)活动 
 | 开展12场“流动少年宫”进农村(社区)活动。 
 | 12 
 | 0  
 | 团市委 
 | 
六、社会福利工程 
 |   
 | 41819 
 | 7524  
 |   
 | 
50 
 | 农村五保对象供养项目 
 | 贯彻落实《浙江省实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办法》(省政府令第244号),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供养管理制度,确保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在90%以上,供养标准不低于所在区、县(市)上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 
 | 3600 
 | 0  
 | 市民政局 
 | 
51 
 | 医疗救助项目 
 | 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以区、县(市)为单位,医疗救助筹资额由人均不低于7元提高到不低于8元;简化医疗救助程序,积极推行住院定额救助和即时结报救助,提高救助效率。 
 | 4000 
 | 4000 
 | 市劳动保障局 
 | 
52 
 | 农村“星光老年之家”建设项目 
 | 新建农村“星光老年之家”150个。 
 | 550 
 | 70 
 | 市民政局 
 | 
53 
 | 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项目 
 | 全市新增机构养老床位2200张。 
 | 14500 
 | 396 
 | 市民政局 
 | 
54 
 | 养老服务项目 
 | 新建5个市,区、县(市)养老服务指导中心、50 个街道(乡镇)养老服务中心。 
 | 1650  
 | 470  
 | 市民政局 
 | 
55 
 | 敬老院建设项目 
 | 不断提高床位使用率,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3004 
 | 0 
 | 市民政局 
 | 
56 
 | 儿童福利机构建设项目 
 | 新(改、扩)建 3 个儿童福利院。 
 | 4665 
 | 0 
 | 市民政局 
 | 
57 
 | 救助管理站建设项目 
 | 加强流浪乞讨救助管理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做好杭州市、萧山区、余杭区、临安市共4个救助管理站的规范化创建管理工作。 
 | 370 
 | 30 
 | 市民政局 
 | 
58 
 | 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工程 
 | 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纳入基本生活保障工程,做到“应保尽保”。 
 | 6418 
 | 1715  
 | 市民政局 
 | 
59 
 | 残疾人康复工程 
 | 完成残疾人康复救助3089人。 
 | 705 
 | 123 
 | 市残联、市卫生局 
 | 
60 
 | 重度残疾人托(安)养工程 
 | 推进托(安)养机构规范化建设,建设15家“小康?阳光庇护中心”,启动托(安)养服务人员轮训计划,完成4947名重度残疾人托(安)养任务。 
 | 2357 
 | 720 
 | 市残联 
 | 
七、社区服务工程 
 |   
 | 14000 
 | 2550 
 |   
 | 
61 
 | 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项目 
 | 新建30 个乡镇社区服务中心和 400 个村级社区服务中心。 
 | 12000  
 | 2000  
 | 市民政局 
 | 
62 
 |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点建设项目 
 | 新建150个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 
 | 1500 
 | 150  
 | 市民政局 
 | 
63 
 | 全市农村信息化建设项目 
 | 开展浙江省农村信息化示范创星“十百千”工程,2010年创建省级农村信息化示范区、县(市)1 个,省级农村信息化示范乡镇(街道)3个,省级农村信息化示范村20个,继续配合做好农村基层政务管理系统在乡镇的推广应用。 
 | 100 
 | 0 
 | 市信息办 
 | 
64 
 | “千镇连锁超市、万村便利店”工程 
 | 重点发展村级连锁便利店,提高村级连锁便利店覆盖率和商品配送率,在行政村全覆盖的基础上,2010年新增建立连锁便利店的行政村30个。 
 | 400 
 | 400 
 | 市贸易局 
 | 
八、惠民安居工程 
 |   
 | 2199204.6 
 | 78000 
 |   
 | 
65 
 | 农村“固房”项目 
 | 萧山区、余杭区和各县(市)应结合新农村、新社区建设,加快推进避灾安置场所建设工作,乡、镇(街道)应设有一个避灾安置中心。 
 | 3204.6 
 | 0 
 | 市民政局 
 | 
完成高山、深山、地质灾害隐患地区农民搬迁下山7000人。 
 | 20000 
 | 2000 
 | 市农办、市建委、市国土资源局 
 | 
66 
 | 廉租住房保障项目 
 | 全市新增廉租住房保障3000户(其中实物配租1985户、租赁补贴1015户),主城区开工建设廉租房5万平方米。 
 | 40000 
 | 38000 
 | 市房管局、市建委 
 | 
67 
 | 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 
 | 新开工经济适用房119.45万平方米(包括人才专项用房50万平方米及主城区经适房50万平方米)。主城区开工建设拆迁安置房(限价商品房)400万平方米,竣工300万平方米。 
 | 2075000 
 | 0 
 | 市建委 
 | 
完成(含开工)市区23.3万平方米危旧房改善。 
 | 36000 
 | 18000 
 | 市房管局 
 | 
建设公共(经济)租赁房33万平方米。 
 | 25000 
 | 20000 
 | 市房管局 
 | 
九、公共设施工程 
 |   
 | 334065 
 | 88760 
 |   
 | 
68 
 | 公共交通设施建设项目 
 | 新增与更新公交车500辆,新辟公交线路12条,开通快速公交3号线(一期)和4号线,开工建设5号线和7号线。新增免费单车15000辆。 
 | 120853 
 | 82500  
 | 市公交集团、市建委、市城管办 
 | 
69 
 | 农村客运站场建设项目 
 | 加快建设县(市)客运站5个,农村港湾式停靠站300个。 
 | 45000  
 | 0 
 | 市交通局 
 | 
70 
 | 农村公路建设项目 
 | 开工建设农村联网公路150公里,修复改造农村公路病危桥70座,完善农村公路安保设施(临水临崖路段整治)332公里,农村公路大中修300公里。 
 | 60000  
 | 650 
 | 市交通局 
 | 
71 
 |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 解决19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 20800 
 | 1000 
 | 市林水局 
 | 
72 
 | 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 
 | 新增城镇供水延伸覆盖农村受益人口10万人。 
 | 500 
 | 500 
 | 市城管办 
 | 
73 
 | “百村示范千村整治”项目 
 | 完成300个村环境整治,推进10个整乡镇村庄连片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行政村覆盖率提高到95%。新增卫生厕所的农户39000户,新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农户36000户,新增种植村庄绿化苗木383000株,新增村内主干道硬化里程580公里。启动培育49个中心村。 
 | 9192 
 | 3590 
 | 市农办、市爱卫办、市林水局 
 | 
74 
 | 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 
 | 完成6个建制镇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 15303  
 | 0 
 | 市建委 
 | 
75 
 | 城镇数字化多厅影院建设项目 
 | 新建7个多厅影院。 
 | 14800 
 | 0 
 | 市文广新闻出版局 
 | 
76 
 | 广播电视低保工程项目 
 | 继续为全市近5万户低保家庭减减免有线电视“入网费”和“视听维护费”。 
 | 60 
 | 60 
 | 市文广新闻出版局 
 | 
77 
 | 公共气象服务项目 
 | 建立基层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完成市、县级和45个乡镇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编制,推进80%的区、县(市)建立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制度,完成8个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建设,新增60个农业大户建立“气象服务联系卡”。加快公共气象服务业务设施建设,建立覆盖所有乡镇的气象监测网,启动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完善公共气象服务平台,推进公共气象服务信息接收与应用普及化,启动乡镇、村气象信息服务站等气象信息接收设施建设,加强气象协理员培训,组织开展1100场气象科普活动。 
 | 599 
 | 460 
 | 市气象局 
 | 
78 
 | 邮政普遍服务项目 
 | 市区新建村邮站510处,更新改造信报箱12.7万户。(相关政策落实后可能有所调整) 
 | 1831 
(可能调整) 
 | 0  
 | 市邮政局 
 | 
79 
 | 全市固定电话网建设项目 
 | 加快利用省内软交换进行省内长途话务的分流,主要提升业务支撑能力和增值业务开发速度。 
 | 2000 
 | 0  
 | 市信息办 
 | 
80 
 | 全市移动通信网建设项目 
 | 基于聚焦客户的信息化创新战略和移动业务的中高端客户定位,通过网络优化,着力提升3G网络质量,提升覆盖水平;做好全业务环境下有线/无线宽带的协同发展。 
 | 31929 
 | 0  
 | 市信息办 
 | 
81 
 | 全市传输网改造项目 
 | 深化接入网改造工作,通过实施“光进铜退”战略,大力提升宽带接入带宽和传输容量,增强端到端的服务能力。 
 | 11048  
 | 0  
 | 市信息办 
 | 
82 
 | 全市数据网建设项目 
 | 推行“光进铜退”战略,提高光纤入户率,提高入户带宽;通过城城精品平面试点建设,提高高带宽视讯业务优质承载。 
 |  全省统一投资 
 | 0  
 | 市信息办 
 | 
83 
 | 全市支撑网改造项目 
 | 满足全业务发展要求,不断深化运营支撑系统的建设和基础设施,完善号码百事通、客服等平台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客户满意度。 
 | 150 
 | 0  
 | 市信息办 
 | 
十、外来务工人员关爱工程 
 |   
 | 35837.8 
 | 1700 
 |   
 | 
84 
 | 外来务工人员就业服务项目 
 | 制定完善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障、权益保护等相关政策,提升外来务工人员技能素质。 
 | 100 
 | 100 
 | 市劳动保障局 
 | 
85 
 |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同等受教育项目 
 | 坚持以公办学校为主,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校为辅,确保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在民办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专门学校就学的学生给予学费补助,补助额度不少于每学期300元/人。不断提高民办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专门学校办学水平,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专门学校纳入本地区名校集团化发展战略。 
 | 4237.8 
 | 1600  
 | 市教育局 
 | 
86 
 | 两项公寓建设项目 
 | 开工建设创业人才(大学毕业生)与外来务工人员两项公寓9万平方米。 
 | 31500 
 | 0  
 | 市建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