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一是用人单位法律意识淡薄。一些用人单位没有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不足,对劳动者健康重视不够,没有采取有效的综合治理措施,依法防治观念不强。二是职业病防治体系不健全。全省职业病防治监督人员严重不足,职业健康体检覆盖率低,职业病信息网络不健全,职业病预防、控制技术手段偏低,宣传教育培训力度不够。三是政府监管存在薄弱环节。政府对职业病防治投入不足,监督执法装备缺乏,部门之间工作衔接不够,没有形成合力。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
《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护劳动者健康为根本目的。落实用人单位主体责任,加强政府领导,强化行政监管,不断改进工艺,立足省情,突出重点,全面推进职业病防治工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采取工程技术,个体防护和科学管理等综合措施,从源头控制职业病危害。
2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即着眼长远,不断完善制度和监管体系,又立足当前,着力解决目前防治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3突出重点,加强监管。重点解决我省目前对劳动者危害比较严重的尘肺等职业病。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人群的监管力度。
4宣传动员,社会参与。广泛开展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增强用人单位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劳动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三、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调配合、用人单位负责、行业规范管理、职工群众监督的职业病防治工作体制,显著提高综合防治能力,增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防治意识,改善工作场所作业环境,基本遏制职业病高发势头,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到2015年,新发尘肺病病例年均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基本控制重大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硫化氢、一氧化碳、氯气等主要急性职业中毒事故较2008年下降20%,主要慢性职业中毒得到有效控制,基本消除急性职业性放射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