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上海市第三期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总结验收工作的通知
(沪教委高〔2010〕82号)
市属各高等学校:
  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上海高校本科教育高地建设的通知》(沪教委〔2005〕11号)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上海市第三期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名单的通知》(沪教委〔2008〕73号)的精神,各相关学校开展了上海市第三期本科教育高地项目建设工作。现将做好上海市第三期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总结验收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第三期本科教育高地建设以教育部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为指导,以高校学科专业布局结构优化与调整为基础,以特色专业建设为主要内容,旨在根据国家和上海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引导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根据办学定位,确定个性化发展目标,发挥已有的专业优势,办出专业特色,从而实现对不同层次、类型高校的分类指导。
  一、总结验收工作分两阶段进行:
  (一)学校总结验收阶段(2010年11月20日-12月30日)。请各高校按照《上海市第三期本科教育高地建设与管理办法》和《上海市第三期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验收报告书》(以下简称项目报告书)的要求,对所属建设项目进行总结验收,并在2010年12月30日之前向我委提供下列材料:1.学校关于开展本科教育高地建设的总结材料;2.项目报告书(纸质一式三份;WORD(OFFICE2003版本)文件1个)。3.项目总体情况视频文件制成不超过20分钟的ASF或WMV格式流媒体文件,分辨率640*480。4.学校和建设项目制订的相关政策措施、规章制度等文件。文件目录及所有文件制成1个PDF文件。5.典型案例视频文件。每个案例分别制成不超过15分钟的ASF或WMV格式流媒体文件,分辨率640*480,并将视频案例简介制成1个PDF文件。6.典型自编教材电子文档。包括教材封面、出版信息页、目录及精选内容等,教材目录及所有教材制成1个PDF文件。7.典型多媒体课件及其简介。课件要求可在浏览器环境播放,课件简介制成1个PDF文件。8.其它有关材料。
  以上1-8项制成CD-R(650M/720M)光盘,每项目的光盘数不超过2张。要求光盘中各项电子文件分目录存放。
  (二)市教委验收审核(2011年第一季度)。我委将组织专家对高地建设项目进行验收审核,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二、为做好教育高地的总结验收和审核工作,请各高校在2010年12月1日之前将学校具体分管负责人和联系人的姓名、部门、联系电话(手机)、电子邮箱等信息报送我委高等教育处。
  希望各高校高度重视,根据本通知的要求,结合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切实做好总结验收工作。
  附件:上海市第三期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总结验收报告书
上 海 市 教 育 委 员 会
二○一○年十一月十六日
  附件:
上海市第三期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
总结验收报告书
  学校名称(盖章)	
  项目名称	
  项 目 负 责 人	
  填 表 日 期	
上 海 市 教 育 委 员 会 制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十五日
  一、项目基本情况
| 立项时间 |   | 项目负责人 |   | 
| 所在部门 |   | 联系电话 |   | 
| 通讯地址/邮编 |   | e-mail |   | 
| 教委专项经费总额 |   | 学校配套经费经费总额 |     万元 | 
| 项目建设组主要成员 | 
| 姓名 | 部门 | 职务 | 职称 | 项目分工 | 联系电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基本建设情况
| 内容提示:针对教育高地建设的目标定位与内涵要求,以及项目申请书中提出的建设规划与目标,对本教育高地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包括建设成果与存在的不足。要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相结合。(不超过5000字,相关支撑材料以附件形式单列) | 
| 1.1基本情况概述(包括建设理念、目标、改革方向与主要成果等) | 
| 1.2师资队伍建设(包括师资引进和培养的情况、师资梯队的建设与形成情况、师资队伍建设的成果与经验等)   1.3 专业建设(包括专业指导思想、目标定位、培养方案、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建设成果、各教学环节的改革工作等) 1.4教学条件(包括与人才培养模式或体系相匹配的教学资源和条件建设情况、得到较大幅度改善的教学条件、教学经费持续投入的制度保证情况等) 1.5教学管理(包括教学管理存在问题的分析与改进、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教学管理工作的成功经验等) 1.6教改与研究(包括教改的各类项目及成效,教学研究的工作及成果,鼓励教改与教研的配套改革与措施等) 1.7教学效果与人才培养质量(学生政治思想品德、业务素质、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四六级英语及计算机考试、毕业生社会评价等) 1.8开放性内容(以上7项未能包括的建设内容与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