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继续推进机械化生产。大力推广农机作业技术,促进农机农艺结合,全面开展机械播种、机械开沟、机械收割等社会化服务,提高粮食机械化生产综合水平。水稻上继续适度推广小苗机播育苗及其大田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积极示范推广水稻机械条直播栽培技术,不断完善和提高与各品种相匹配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形成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同时,注重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促进粮食可持续发展。
四、重点工作
(一)注重科学选点。综合考虑生产条件、工作基础、技术力量等因素,合理确定稻、麦高产创建示范点、示范村、示范场、示范镇。统一举牌,规范标识,注明创建单位、责任人员、产量目标、品种名称、技术要点等内容,方便农民学习,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建立高产创建档案,做好生产数据和工作记录。
(二)加强技术指导。各级技术专家指导组,要科学制定技术方案,开展巡回指导和服务;结合粮食科技入户工程实施和农业科技示范区县(乡镇)建设,发挥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的科技优势,选派技术人员,逐方逐片逐村逐镇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同时,分层次、分阶段、分重点组织开展各类技术培训。
(三)开展现场观摩。在作物生长关键季节,组织农业行政部门、技术推广部门,以及粮食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科技示范户等相关人员,开展现场观摩、技术交流及阶段性工作检查评估。
(四)搞好测产验收。按照农业部制定的测产验收方法和程序,各区县及农场认真做好预测产工作,并推荐优秀示范方、示范镇村报市统一检查验收。对评选出的优秀示范方,市统一组织有关专家进行测产验收。
(五)做好宣传表彰。在年底,本市对高产创建优秀示范方给予表彰和一定的物质奖励。通过高产创建典型的示范与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建立以分管市长为组长、市农委主任为常务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并组建由市农技中心、光明食品集团和市郊相关专业科技人员组成的专家指导组,切实加强高产创建工作的指导,日常工作由专家组指导负责。各区县政府、光明食品集团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从组织上保障创建活动的有序推进。
(二)落实指导人员。按照“定点定方、责任到人”的原则,逐方逐点逐镇逐村选派技术指导人员,明确工作责任,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及各类技术培训。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实行目标考核,指导效果与个人年度业绩和职称晋升相挂钩,提高高产创建工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