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抓好450万吨原煤深加工100万吨烯烃、600万吨原煤转化生产20亿立方米天然气两个百万吨新型煤化工项目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煤化工产业技术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支撑煤化工产业板块新增产值200亿元以上。责任单位:市科技局牵头,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参与。
4.依托煤科院太原研究院等3个国家研究检测机构和6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以太重煤机、煤科院山西煤机公司、三一重工为龙头,以经济区为核心区域,围绕煤炭制造业高端化,瞄准高端智能化技术,形成集采煤、掘进、输煤、井下基础配件为一体的煤机设备产业链,建设世界煤机产业基地。责任单位:经济区牵头,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参与。
5.到2015年,建成5个国家级煤机装备工程技术中心和检测机构,建设1个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研发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煤机成套设备产值达300亿元以上,销售收入达400亿元以上。责任单位:经济区牵头,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参与。
6.发展铁路货车、铁路工程作业车和铁路装备关键部件制造业,以太原铁路装备工业园为载体,依托产业链条、工业基础、运输市场、能源原材料、综合服务五大优势,以太钢、晋机集团、太重、智奇和北车集团为主体,构建国内一流、有国际影响的铁路装备产业集群。责任单位:市发改委牵头,市经信委、尖草坪区、经济区参与。
7.发展不锈钢深加工产业集群技术联盟,重点研发不锈钢高档制成品,以5万吨无缝钢管和精密带钢等项目为重点,向年加工不锈钢50-100万吨能力的目标冲刺,培育2-3家国际知名品牌,建设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不锈钢深加工基地。责任单位:不锈钢园区牵头,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参与。
8.整合资源,建立山西镁合金研究院,加大镁铝合金高端产品研发。在镁产业工业园区内重点扶持和建设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产业化项目,引入2-3个国际知名镁产业公司全面参与镁产业化基地建设。到2015年,全市镁产业销售收入达到600亿元。责任单位:经济区牵头,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参与。
9.以罗克佳华为龙头,建设物联网应用产业园区,整合各方力量为物联网技术应用搭建平台,到2015年,发展规模为200亿元以上的物联网产业园区,发展10个规模为10亿元级别的企业,发展关联企业80个至100个。责任单位:高新区牵头,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参与。
10.发展以清洁技术、节能技术、废旧物品回收、安全处置与再利用为核心内容的环保再利用产业。责任单位:市发改委牵头,市经信委、市环保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高新区、经济区、民营区和各县(市、区)参与。
11.建设山西新天地静脉产业园。形成以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为纽带,以废旧家电、废旧汽车和废旧机电等拆解项目为龙头,以废旧轮胎资源化利用、废旧塑料资源化利用等综合利用项目为重点,以有色金属交易大市场为终端的“回收--拆解--深加工--再利用”生态工业链条。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和晋源区牵头,市经信委、市环保局、市商务局参与。
12.运用先进信息技术,加快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积极推进物流信息化进程,发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通过对运输、仓储、包装、物流配送技术的开发应用,推进物流中转无缝对接。责任单位:市发改委牵头,市商务局、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