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加快推进城乡交通网络建设。加快实施和完善交通发展规划,全力推进我市“五横四纵三支”高速公路网、厦深铁路、城际轨道交通、港口建设和惠州机场军民两用改造,加快推进与周边城市之间的普通干线公路对接,打造立体化、无缝连接的区域和城乡综合交通网络。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推行以公交为导向的城乡建设模式,加快建设轨道交通系统,发展大容量的快速公交,加快构建农村客运线路网络化体系,逐步实现区域客运公交化、城乡客运一体化。坚持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原则,把城市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纳入公共财政体系,建立规范的公共财政投入、补贴和补偿机制,对城市公共交通站场、车辆和装备的配置、更新等设施建设给予必要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进一步完善公交站场等配套设施,提高公交线网密度和站点覆盖率,积极探索和建设城市公交智能化管理系统。要进一步优化公共交通市场环境,提高运营服务质量和效率,引导群众选择公共交通工具作为主要出行方式。
4、创新机制,促进公用事业建设。引入市场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吸引国内外资本投资市政公用事业。推行城镇供水、供气、公交、污水垃圾处理等行业特许经营。建立公用事业安全运营和服务质量监督管理标准体系,加大监管力度。健全价格听证制度,合理确定公共产品服务价格。
(十)加强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
1、创造平安有序的社会环境。加强信访工作,巩固完善乡镇(街道)综治信访维稳平台,健全矛盾排查调处和权益保障机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和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开展以居住社区为单元,街道办、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共同参与的建设安全社区活动。打击“两抢一盗”、黑恶势力、集资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坚决扫除“黄赌毒”、传销、邪教等社会丑恶现象。积极开展社区自治巡查,推进各种安全技术防范设施建设和巡检。加强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行城镇管理综合行政执法。
2、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通过加强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健全农村矛盾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等措施,努力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全市100%乡镇(街道)要设立维稳综治中心,人口相对集中、治安状况相对复杂的行政村设立警务室,建立一支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维稳综治队伍。全市农村刑事案件发案数和村民参与“黄赌毒”或邪教组织的发案数明显下降,全市农村不出现重大群体性事件。农村社会综治制度进一步健全,化解、消除不和谐因素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村民的合法权益和劳动成果得到有效保护,农村和谐稳定的局面不断发展。
3、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树立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避险为先、防治结合”的方针,加快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切实提高水利设施抗灾能力、城乡防灾救灾能力、预防地质灾害能力、基层组织自救指挥能力和村民自我避灾求生能力。健全综合减灾机制,优化整合各类减灾资源,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努力提高应对各类灾害的能力。
4、增强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强化公众安全意识。加强避难场所、安全设施建设和对大型公共场所的监控,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对危险品、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存放和运输,以及加油站、施工工地等场所的监管形成制度化。加强预防、应对自然及社会突发事件的设施的建设,建立完善应对突发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应对预案,健全工作机制,增强应对能力,有效控制重大建设安全事故和社会群体性事件发生。
四、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