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和优质品牌产品比重不断提高、装备本地化能力不断增强转变。
1.建立企业研发机构。支持建立健全优势传统产业企业技术中心,强化企业作为自主创新主体的地位,提升企业内部自主创新能力。其中,三年建立健全石材行业企业技术中心2个,水泥行业2个,不锈钢制品行业2个,硫化工行业2个。
2.建立公共研发平台。依托工业园区、产业基地、专业镇,建立健全公共创新服务平台,为优势传统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提升研发能力,增强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优势传统产业突破和解决关键技术的平台。其中,三年建立健全家用石材行业公共服务平台2个,水泥行业2个,不锈钢制品2个,硫化工行业2个。
3.建立检验检测机构。建立健全国家级和省级质量、计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提升检验检测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其中,三年建立健全针对石材行业的检验检测机构2个,水泥行业1个,不锈钢制品行业1个,硫化工行业1个。
4.实施标准化战略。进一步推动企业采用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支持企业主导或参与上述标准的制定。推动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或加入产业标准联盟,制定联盟标准。对参与标准制订的企业或科研机构给予一定奖励。
硫化工行业继续通过优势企业在其所在领域核心技术的转化、上升为技术标准,在硫化工产品领域掌握国家标准制定的主导权,在国际标准制定中具有较大的话语权;石材行业在已有一批主导或参与制定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并推广“云浮石材”区域品牌的标准体系,并努力将其转化为国家标准甚至国际标准,提升区域竞争力;水泥行业、不锈钢制品行业通过运用标准化战略来强化素质,提高国际市场通行能力和生产经营效益,逐步提高参与标准制定的能力。
5.加大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力度。支持优势传统产业加强技术创新建设,加大新产品开发扶持力度。进一步落实企业研发费前抵扣政策,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强新产品新技术的鉴定工作,提高产品附加值。进一步落实进口设备免征关税等优惠政策,增强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积极性。设立优势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专项,选取一批优势传统产业项目,加大财政资金支持,推动行业的技术装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中,三年内选取石材行业的技术改造项目20个,水泥行业10个,不锈钢制品行业15个,硫化工行业10个。
石材行业重点支持岗石系列深度开发和节能减排工艺技术,提升板材生产技术结构,采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装备逐步淘汰落后的技术装备;开发超薄型复合石材,人造石、石质马赛克资源节约型新产品;重点支持石材工艺品发展,拉长产业链。扶持发展生产消耗品、辅助材料等上下游延伸配套产品。
水泥行业重点支持开发和应用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的技术,积极引导企业就地加工水泥熟料,确保不少于80%的熟料在市内粉磨。加大应用资源综合利用新技术力度,在新型干法转窑生产线强制推广低温余热利用。鼓励引导水泥企业探索利用水泥窑炉处理工业废渣和城乡生活垃圾,实现循环经济和废物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