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按照“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体系,辛集市、藁城市、晋州市、新乐市、鹿泉市、平山县、井陉县、栾城县、正定县、灵寿县、高邑县实现城乡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率达到33%以上。其他县(市)和矿区,要按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以县城和中心镇为中心,联合周边村庄推进区域性垃圾集中运输和集中处理。逐步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搞好“一队”(村卫生清扫队)、“一池”(垃圾池)、“一车”(垃圾清运车)、“一站”(垃圾转动站)、“一制度”(卫生保洁制度)建设。
(五)重金属污染防治
1.市环保局负责,组织编制实施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实施重金属排放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加强重金属企业的日常监管,确保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污染物达标排放。
2.市工信局负责,按照《产业结构调整目录》和产业政策,指导有关县(市)、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正定新区管委会和相关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协调工业清洁生产工作,指导企业积极应用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和先进工艺设备。
3.市财政局负责,落实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经费,调整我市污染治理专项资金支出结构,重点支持重金属治理项目、现场检查和监测能力建设项目、区域治理与修复工程及卫生健康项目。
4.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对重点企业、重点防控区域周边土地开展环境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对重金属污染企业用地的预审和选址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审查。
5.市商务局、发改委负责,按照《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严格限制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的外资项目。
6.市卫生局负责,制定重金属污染健康危害监测规划,负责指导各地对重点防控区域内人群及食品和生活饮用水进行重金属监测,对高风险人群进行生物监测。建立重金属污染健康监测网络和报告制度,组织开展环境污染所致健康影响调查和风险评估,对环境污染可能造成的健康危害进行预警。并提出管理与应对措施,做好由于环境污染事件导致人员伤害的医疗救治工作。
7.辛集市、无极县政府负责,4月底前完成《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对涉重金属行业集中地区的周边环境进行监测,建立环境应急体系。藁城市、鹿泉市、晋州市、深泽县、栾城县、赵县、井陉县政府、高新区管委会负责对辖区涉重金属企业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环境安全。
8.市环保局牵头,市工商局、商务局、交通局和各县(市)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正定新区管委会配合,开展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处置专项行动。
(六)辐射防治
市环保局、各县(市)区政府和高新区、正定新区管委会负责,加强辐射工作单位的监管,确保放射性废物、废源安全收贮和处置率100%;建立档案,实现放射源动态管理;制定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做好辐射事故应急工作。
(七)异味污染防治
市环保局牵头,各县(市)区政府、高新区、正定新区管委会负责,对运输、装卸、贮存能够散发有毒有害气体或者粉尘物质,采取密闭措施或者其他防护措施;禁止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垃圾以及其他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禁止烘干、晾晒畜禽粪便;禁止在人口密集区、旅游景区、机场周围和其他可能对公共场所产生恶臭影响的范围内,建设畜禽养殖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