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以转化应用为重点,建立新成果推广服务体系。依托全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和种苗企业技术服务队伍,以国内外良种、自主知识产权品种、传统名产改良品种、良种良法配套技术为主要对象,切实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普及和推广速度,5年内推广新品种200个以上,重点实现棉花“两无两化”栽培技术和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提高良种良法覆盖率和农业综合效益。
(5)以培育市场主体为重点,建立种子产业化体系。支持种子企业走育繁推、产加销一体化发展道路,提高各类市场主体自我发展和市场开拓能力。到2015年,培育20家育繁推、产加销一体化的大中型农作物种子企业,发展5个年产能力1000万包以上的食用菌菌种企业,发展各类农作物制种基地20万亩。
2.打造瓜菜集约化育苗产业优势。
(1)加快推广以嫁接育苗、穴盘育苗为主的集约化育苗技术,不断丰富瓜菜育苗的品种花色,降低育苗成本,实现种苗周年批量生产。支持伟丽种业、三园种苗、硕德公司等集约化育苗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到2015年,全市培育20家年育苗能力3000万株以上的蔬菜集约化育苗企业,全市集约化育苗年生产能力力争达到10亿株。
(2)结合现代农业特色品牌基地建设,发挥比较优势,在商河县建设全国最大的温泉集约化育苗基地;以三园种苗为龙头,在历城区建设全省最大穴盘育苗基地;以伟丽种业为龙头,在章丘市建设全国最大嫁接育苗基地;以市农科院为中心,在长清区建设综合性设施育苗基地。到2015年,在章丘、历城、长清、平阴、济阳、商河6个主要农业县(市)区共建成10处大型瓜菜集约化育苗基地,总面积达到5000亩。
(3)以历城区中东部及其周围辐射地区为中心,借助其地域和产业优势,吸引经营工厂化育苗、种苗销售、专业育苗资材、设施农业机械、科技和法律服务、种苗物流配送、仓储等业务的市场主体进驻该地,鼓励省、市科研机构和种苗企业在此规划建设区试中心和繁育基地,打造1处集新品研发、品种展示、信息发布、产品交易、会展交流于一体、在全国有影响的集约化育苗集散中心。
3.建设脱毒种苗三级繁育体系。加快脱毒快繁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大宗农作物品种三级脱毒快繁体系,加快优良品种更新换代步伐。在市农科院建设1处农业生物工程中心,以草莓、甘薯、马铃薯、大蒜、部分中药材等为重点,开展茎尖脱毒组培并获得原原种苗。结合我市产业布局特点,在历城区、平阴县、商河县分别建设薯类、草莓、大蒜、中药材快繁组培中心各1处,进行品种筛选、茎尖脱毒培养、病毒检测、试管苗(薯)、原原种的繁殖,根据生产规模在上述地区选择建立20处原种繁育基地,由繁殖基地向育苗大户提供原种,利用快繁技术扩繁原种苗。
(二)健全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以山东精英种畜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为主体、以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为支撑,建成种畜禽生产体系、家畜改良体系、地方良种保种选育体系、种畜禽性能测定及执法保护体系。完成市种畜禽性能测定站的改扩建项目,具备对种畜禽生产性能及其产品质量的检测和种畜禽新品种、新品系、配套系的认证能力。建立以市畜牧技术推广站为龙头,以6处县级家畜改良站为骨干,以100处乡镇和个体改良站点为重点,以1000个联系示范场户为基础的市、县、乡、村四级畜禽品种改良网络体系。到2015年,全市二级、一级及以上种畜禽生产龙头企业分别达到60家、15家,存栏各类种畜禽达到300万头(只),种畜禽供种能力基本满足全市现代畜牧业发展需要。
(三)强化优良种苗对苗木花卉业支撑能力。
1.做好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以主要造林树种、珍稀濒危树种、名特优新品种的种质资源为重点,开展苗木花卉种质资源清查、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建设1处市级苗木花卉种质资源保存中心库和平阴玫瑰基因库。逐步建立起全市主要苗木花卉种质资源数据库,实现种质资源的规范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管理。
2.开展优良品种选育与繁育。建立1处具有一定规模、高科技的现代化特色苗木花卉区域工程中心,采取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重点培育高产、优质、抗逆、观赏价值高的用材林、生态林、经济林、观赏树木及花卉新品种,引进、选育优良品种20个。扶持建设一批采穗圃、种子园、花卉制种场和种苗繁育车间,提高良种生产繁育能力。
3.做大做强苗木花卉生产基地。加强集约化育苗能力建设和设施栽培水平,大力发展特色苗木花卉基地。采用先进技术,提高花卉种苗的繁育能力和水平,扩大传统优势花卉、鲜切花、冷凉花卉和高档花卉等优良品种的生产规模。以济南高新区东部、济阳县沿黄、济南国际机场周边地区、济青高速公路沿线、国道220线、省道104线沿线苗木栽培,章丘市官庄镇、商河县地热设施花卉栽培,平阴县玫瑰栽培及城区周边地区盆栽花卉为建设重点,建设4处大型苗木花卉生产基地,在商河县建设1万亩地热花卉设施栽培产业园。积极扶持培育苗木花卉“十佳”基地,建设2个花卉苗木“双十强”县。突出抓好现有2处省级苗木花卉良种基地,新增1处省级苗木花卉良种基地。
(四)深入实施渔业良种工程。坚持渔业良种优先发展战略,以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为基础,水产原、良种场为主体,规模化种苗繁育场为补充,打造较完备的现代渔业良种繁育体系。一是强化水产原生种质资源保护,建设完成历城区唐王镇省级黄河鲤鱼原种场及章丘市白云湖中华鳖种质资源保护区。二是强化水产良种研发,在市淡水养殖科研所建设1处省级水产遗传育种中心,并以罗非鱼为重点,开展原种引进、谱系构建及选育培育保存。三是强化良种繁育能力,加快市淡水养殖科研所、历城区渔场、唐王渔场、章丘白云湖等4个种苗繁育中心建设,打造4大水产种苗繁育基地。四是强化品种更新,5年内引进、推广水产新品种20个以上,进一步优化全市水产品种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