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未对中医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每个病种扣2分;未定期评价,每个病种扣2分;总结、分析、评估不到位,酌情扣分。
专家签名______________ 检查时间:2011年____月____日
附表 4.2.5
重点病种难点分析检查记录表(二)
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医医院
科室 (2)
序号
| 病名
| 是否分析中医诊疗难点
| 难点分析全面性
| 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措施
| 扣分
| 备注
|
1
| | 是( )
否( )
| 全 面( )
不全面( )
| 是( ) 否( )
| | |
符合要求( ) 不符合要求( )
|
2
| | 是( )
否( )
| 全 面( )
不全面( )
| 是( ) 否( )
| | |
符合要求( ) 不符合要求( )
|
3
| | 是( )
否( )
| 全 面( )
不全面( )
| 是( ) 否( )
| | |
符合要求( ) 不符合要求( )
|
注:未开展难点分析工作,每个病种扣2分;难点分析不全面,酌情扣分;未提出解决难点的思路和措施,每个病种扣2分;思路和措施不符合要求,酌情扣分。
专家签名______________ 检查时间:2011年____月____日
4.3
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推广工作情况检查记录表(二)
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医医院
科室(2)
指标
| 检查情况
| 扣分方法
| 分值
| 实得分
| 扣分原因
|
4.3.1
(选查★)
| 开展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中医诊疗方案应用和验证工作
开展( ) 开展不到位( ) 未开展( )
| 查阅相关病种诊疗方案及其它材料,未按照要求开展中医诊疗方案应用工作,不得分;工作不到位,酌情扣分。
| 11
|
|
|
4.3.2
(选查★)
| 开展中医临床路径推广应用工作 开展( )未开展( )
| 查阅相关材料并抽查实施中医临床路径的相关病种在院病历3份,未按要求开展中医临床路径应用工作,不得分;实施临床路径病种在院病历无临床路径表单,每份病历扣2分;未执行临床路径相关诊疗方案,每份病历扣2分
| 9
| | |
| 临床路径表单
| 临床路径相关诊疗方案执行
|
病历号( )
| 有( ) 无( )
| 执行( ) 未执行( )
|
病历号( )
| 有( ) 无( )
| 执行( ) 未执行( )
|
病历号( )
| 有( ) 无( )
| 执行( ) 未执行( )
|
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2011年
月
日
4.4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情况检查记录表(二)
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医医院
科室(2)
指标
| 检查情况
| 扣分方法
| 分值
| 实得分
| 扣分原因
|
4.4.1
|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 开展( ) 未开展( )
工作计划和措施 有( ) 无( )
学术继承人 明确( ) 未明确( )
| 未开展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不得分;无工作计划和措施,扣5分;学术继承人不明确,扣5分。
| 10
|
|
|
4.4.2
| 根据资料现场考核学术继承人掌握本专科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情况
掌握( )掌握不全面( ) 未掌握( )
提供跟师记录、论文等工作材料
是( ) 否( )
| 学术继承人未掌握本专科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扣5分;掌握不全面,酌情扣分(最少扣1 分,最多扣5分);未能提供原始跟师记录、论文等相关学术继承工作材料,扣5分
| 10
| | |
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2011年
月
日
中药药事管理检查记录表
说明:
1.中成药房和西药房可以设在一起,但应分区域,面积符合规定,并满足医院临床需要。
2.对5.6项的检查评估在人员配备与培训部分进行,本部分不评分。
5.1 中药房设置检查记录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医医院
指标
| 检 查 记 录
| 扣分方法
| 分值
| 实得分
| 扣分原因
|
5.1.1
| 中药饮片库房 有( ) 无( )
中药饮片调剂室 有( ) 无( )
中成药库房 有( ) 无( )
中成药调剂室 有( ) 无( )
周 转 库 有( ) 无( )
中药煎药室 有( ) 无( )
| 每少设置1个部门(组),扣1.5分。
| 9
|
|
|
5.1.2
| 中药房远离各种污染源 是( ) 否( )
中药房通风设施 到位( ) 不到位( )
中药房除尘设施 到位( ) 不到位( )
中药房防积水设施 到位( ) 不到位( )
中药房消防设施 到位( ) 不到位( )
| 设施不到位,酌情扣分。
| 10
|
|
|
5.1.3
| 中药饮片调剂室面积( )平方米
中成药调剂室面积( )平方米
中成药房面积与医院规模和业务需求相适应
是( ) 否( )
中药饮片调剂室面积与医院规模和业务需求相适应 是( ) 否( )
| 中药饮片调剂室面积低于100平方米,扣3分;
中成药调剂室面积低于60平方米,扣3分;
中成药房、中药饮片调剂室面积与医院的规模和业务需求不相适应,每项扣2分。
| 9
|
|
|
5.1.4
| 中药房设备(器具)与医院规模和业务需求相适应
是( ) 否( )
| 与医院的规模和业务需求不相适应,酌情扣分。
| 10
|
|
|
5.1.5
| 中药房主任任职资格 符合( ) 不符合( )
中药房副主任任职资格 符合( ) 不符合( )
| 中药房主任或副主任中,应有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不符合要求,不得分。
| 5
|
|
|
5.1.6
| 中药饮片质量验收负责人资格
符合( ) 不符合( )
中药饮片调剂复核人员资格
符合( ) 不符合( )
煎药室负责人资格
符合( ) 不符合( )
煎药人员资格
符合( ) 不符合( )
| 中药饮片质量验收负责人应为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中药饮片鉴别经验的人员或具有丰富中药饮片鉴别经验的老药工。
中药饮片调剂复核人员应具有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煎药室负责人应为具有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煎药人员须为中药学专业人员或经培训取得相应资格的人员。
不符合要求每人扣3分。
| 12
|
|
|
注:1.考察中药房、中成药房、中药饮片调剂室面积是否与医院的规模和业务需求相适应,可参考病人取药等候时间是否过长,调配是否及时,每日调配工作量是否过大等来进行判定。
2.煎药人员经培训取得相应资格是指经过中医药管理部门、学术团体或医院等部门培训后取得相应资格。
3.中成药房和西药房可以设在一起,但应分区域,面积符合规定,并满足医院临床需要。
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2011年
月
日
5.2-5.3
中药饮片调剂及小包装使用检查记录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医医院
指标
| 检 查 记 录
| 扣分方法
| 分值
| 实得分
| 扣分原因
|
5.2.1
| 中药采购制度
完善( ) 不完善( ) 无( )
进货渠道供方资质 合 格( ) 不合格( )
有无伪、劣药品及明令禁止购销的产品 有( ) 无( )
| 无中药采购制度或进货渠道不符合要求或有伪、劣药品及明令禁止购销的产品,不得分;采购制度不完善,扣5分。
| 10
|
|
|
5.2.2
| 中药饮片采购质量管理制度
完善( ) 不完善( ) 无( )
进货质量验收记录
完整( ) 不完整( ) 无( )
| 无制度或无记录,不得分;制度不完善,记录不完整,扣5分。
| 10
|
|
|
5.2.3
| 中药饮片变质、霉变、生虫、串药等现象
有( ) 无( )
中药饮片储存管理规范或制度 有( ) 无( )
保证中药饮片质量的设施条件 完善( ) 不完善( )
| 中药饮片有变质、霉变、生虫、串药等现象或无管理规范、制度,不得分;设施条件不完善,扣2分。
| 5
|
|
|
5.2.4
| 中药饮片调剂制度 有( ) 无( )
中药饮片处方( )张
有复核签字( )张 无复核签字( )张
调剂后中药饮片中有重量误差的( )剂
| 无饮片调剂制度,扣2分;
抽查一日的中药饮片处方(中药饮片处方量多于200张的,最多抽查200张),1张未按规定审核或无复核签字,扣1分(最多扣3分);
抽查调剂后的中药饮片10剂,重量误差1剂不符合要求(±5%),扣1分(最多扣2分)。
| 5
|
|
|
指标
| 检 查 记 录
| 扣分方法
| 分值
| 实得分
| 扣分原因
|
5.3.1
| 小包装中药饮片品种( )种
小包装中药饮片临床使用情况
使用( ) 未使用( )
| 小包装中药饮片少于200种,不得分;少于300种,扣5分;有小包装中药饮片,但临床未使用(随机抽查2011年上半年3天小包装中药饮片处方),扣10分。
| 15
|
|
|
5.3.2
| 小包装中药饮片的规格和色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小包装中药饮片规格和色标的通知》要求
规格不符合要求( )种
色标不符合要求( )种
| 此项今年暂不查,不扣分。
| 5
|
|
|
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2011年
月
日
5.4-5.6
煎药室及中药饮片调剂给付检查记录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医医院
指标
| 检 查 记 录
| 扣分方法
| 分值
| 实得分
| 扣分原因
|
5.4.1
| 煎药室工作制度及相关设备标准化操作程序 有( )无( )
煎药的质量控制、监测工作 到位( ) 不到位( )
| 无工作制度和相关设备的标准化操作程序或未开展质量控制、监测工作,不得分;质量控制、监测工作不到位,酌情扣分(最少扣3分,最多扣5分)。
| 5
| | |
5.4.2
| 煎药室布局合理 是( )否( )
煎药室流程合理 是( )否( )
设施设备和辅助用具的配备 完善( )不完善( )
| 布局不合理,扣5分;流程不合理,扣3分;设施设备和辅助用具配备不完善,扣2分(每项最少扣1分,最多扣2分)。
| 10
| | |
5.4.3
| 煎药室面积与本单位的业务规模(煎药工作量)相适应
是( ) 否( )
| 煎药室面积与本单位的业务规模(煎药工作量)不相适应,酌情扣分(最少扣2分,最多扣5分)。
| 5
| | |
5.4.4
| 待煎药物浸泡时间不少于30分钟 符合( )不符合( )
每剂药一般煎煮2次 符合( )不符合( )
煎煮时间根据方剂功能和药物功效确定 符合( )不符合( )
先煎、后下等特殊要求按要求或医嘱操作 符合( )不符合( )
| 每1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
| 10
|
|
|
指标
| 检 查 记 录
| 扣分方法
| 分值
| 实得分
| 扣分原因
|
5.4.5
| 煎药室清洁规程 有( ) 无( )
煎药室定期消毒记录 有( ) 无( )
煎药室每日清洁记录
完整( ) 不完整( ) 无( )
| 无制度或无记录,不得分;记录不完整或不定期消毒清洁,扣5分。
| 10
|
|
|
5.5
| 中药饮片调剂给付不符合相关规定的有( )种
| 现场抽查10种中药饮片调剂、给付不符合规定,每1种扣1分。
| 10
|
|
|
5.6
| 按照《关于加强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管理的意见》要求开展中药制剂管理相关工作。
| |
|
|
|
注:
1.质量控制、监测工作是指药剂科负责人应当定期(每季度至少一次)对煎药工作质量进行评估、检查,征求医护人员和住院病人意见,并建立质量控制、监测档案。
2.布局合理是指煎药室的房屋和面积应当根据本医疗机构的规模和煎药量合理配置。工作区和生活区应当分开,工作区内应当设有储藏(药)、准备、煎煮、清洗等功能区域。
3.2009年4月份之前购买的煎药机可以达不到二煎、先煎后下要求。
4.对细则中5.6项的检查评估在人员配备与培训部分进行,本部分不评分。
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2011年
月
日
中医护理检查记录表
说明:1.对护士掌握基本操作和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进行检查评估时,参照《中医护理常规 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检查。
6.1.1-6.1.3
中医护理工作检查记录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医医院
指标
| 检 查 记 录
| 扣分方法
| 分值
| 实得分
| 扣分原因
|
6.1.1
| 贯彻落实《指南(试行)》的计划和措施(体现在医院年度工作计划中) 有( ) 无( )
| 无相关计划和措施,不得分;措施未落实,扣5分;部分落实,酌情扣分。
| 10
|
|
|
措施 1
落实 ( ) 部分落实 ( ) 未落实( )
|
6.1.2
| 护理管理部门的职能 明确( ) 不明确( )
主管院长(专职副院长)职责 明确( ) 不明确( )
护理部主任(总护士长)职责 明确( ) 不明确( )
科护士长的职责 明确( ) 不明确( )
护士长的职责 明确( ) 不明确( )
| 护理管理部门的职能不明确,扣5分;主管院长(专职副院长)、护理部主任(总护士长)、科护士长、护士长的职责不明确,每人扣1.5分。
| 10
|
|
|
6.1.3
| 医院实际开放床位数( ),病区在岗护士人数( )
实际开放床位/在岗护士数( )%
抽查病区:
实际开放床位数( ),在岗护士人数( ) 比例 ( )
近3个月护理人员排班表与人员名单符合( ) 不符合( )
| 病区床位数与在岗护士人数的比例低于1:0.4,不得分。
| 10
|
|
|
注:通过抽查一个病区实际开放床位数与在岗护士的比例以及排班表与人员名单是否相符来考查医院总的床护比,如都不符合要求,则6.1.3不得分。
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2011年
月
日
6.1.4-6.1.6
中医护理工作检查记录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医医院
指标
| 检 查 记 录
| 扣分方法
| 分值
| 实得分
| 扣分原因
|
6.1.4
| 制定护理人员中医培训计划并落实
中医培训计划 制定( )未制定( )
体现中医为主 体现( )未体现( )
| 未制定培训计划或培训计划未体现中医为主,不得分;培训计划未落实或原始资料记录不全面,每份技术档案扣2分。
| 10
|
|
|
中级职称护理人员技术档案 3份
| 姓 名
| 培训计划落实情况及技术档案原始资料记录情况
|
| 落实( )未落实( )
全面( )不全面( )
|
| 落实( )未落实( )
全面( )不全面( )
|
| 落实( )未落实( )
全面( )不全面( )
|
初级职称护理人员技术档案 3份
| | 落实( )未落实( )
全面( )不全面( )
|
| 落实( )未落实( )
全面( )不全面( )
|
| 落实( )未落实( )
全面( )不全面( )
|
指标
| 检 查 记 录
| 扣分方法
| 分值
| 实得分
| 扣分原因
|
6.1.5
| 中医护理技术和操作 开展( ) 未开展( )
抽查科室1:
中医护理技术项目①
中医护理技术项目②
抽查科室2:
中医护理技术项目①
中医护理技术项目②
抽查科室3:
中医护理技术项目①
中医护理技术项目②
| 未开展中医护理技术和操作,不得分;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技术项目少于2项,每科扣4分
| 10
|
|
|
6.1.6
| 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工作
开展( ) 未开展( )
到位( ) 不到位( )
记录全面( ) 不全面( )
| 未进行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工作,不得分;工作不到位,记录不全面,酌情扣分(最少扣2分,最多扣7分)。
|
|
|
|
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2011年
月
日
6.2-6.3
中医护理工作检查记录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医医院
指标
| 检 查 记 录
| 扣分方法
| 分值
| 实得分
| 扣分原因
|
6.2.1
| 病区1
| 无常规、未实施中医护理常规或未开展专科(专病)中医特色护理,每个病种扣1 分;未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每个病区扣1分。
| 10
|
|
|
专科病种
中医护理常规
| 实施中医护理常规
| 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
|
1 2
3
| 有( )无( )
有( )无( )
有( )无( )
| 实施( )未实施( )
实施( )未实施( )
实施( )未实施( )
|
病区2
|
|
|
专科病种
中医护理常规
| 实施中医护理常规
| 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
|
1 2
3
| 有( )无( )
有( )无( )
有( )无( )
| 实施( )未实施( )
实施( )未实施( )
实施( )未实施( )
|
指标
| 检 查 记 录
| 扣分方法
| 分值
| 实得分
| 扣分原因
|
6.2.1
| 病区3
| 无常规、未实施中医护理常规或未开展专科(专病)中医特色护理,每个病种扣1 分;未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每个病区扣1分。
| 10
|
|
|
专科病种
中医护理常规
| 实施中医护理常规
| 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
|
1 2
3
| 有( )无( )
有( )无( )
有( )无( )
| 实施( )未实施( )
实施( )未实施( )
实施( )未实施( )
|
6.3.1
| 护士掌握本科常见病的中医护理常规
详见附表6.3.1《护士掌握本科室常见病中医护理常规》访谈综合记录表
| 每人不掌握,扣2分;掌握不全面,酌情扣分(每人最少扣0.5分,最多扣1.5分)。
| 10
|
|
|
6.3.2
| 中医护理基本操作考核(详见附表6.3.2《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表》)
姓名: 职务:护士长 得分:
姓名: 职称: 得分:
姓名: 职称: 得分:
姓名: 职称: 得分
姓名: 职称: 得分:
总平均得分:
| 按照护理操作百分制打分表进行打分,每项操作得分大于90分但小于95分,扣0.5分;大于85分但小于90分,扣1分;大于80分但小于85分,扣1.5分;低于80分,扣2分。
| 10
|
|
|
指标
| 检 查 记 录
| 扣分方法
| 分值
| 实得分
| 扣分原因
|
6.3.3
| 护士能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的知识。
详见附表6.3.1《护士掌握本科室常见病中医护理常规》访谈综合记录表
| 每人不掌握,扣2分;掌握不全面,酌情扣分(每人最少扣0.5分,最多扣1.5分)。
| 10
|
|
|
注: 1.指标6.3原则上分别在5个病区内现场抽查5名护士(含1名护士长)完成考核。
2.对护士中医护理基本操作进行考核时,从附表6.3列出的耳针(耳穴埋豆)、艾条灸、拔火罐、穴位按摩、刮痧、湿敷、涂药、熏洗等常用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中选择。
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2011年
月
日
附表6.3.1
《护士掌握本科室常见病中医护理常规》访谈综合记录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医医院
序号
| 病区
| 常规名称
| 姓名
| 职 务
| 本科常见病中医护理常规
| 护士掌握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知识
|
1
| | | | 护士长
| 掌握( )掌握不全面( )未掌握( )
| 掌握( )掌握不全面( )未掌握( )
|
2
| | | | | 掌握( )掌握不全面( )未掌握( )
| 掌握( )掌握不全面( )未掌握( )
|
3
| | | | | 掌握( )掌握不全面( )未掌握( )
| 掌握( )掌握不全面( )未掌握( )
|
4
| | | | | 掌握( )掌握不全面( )未掌握( )
| 掌握( )掌握不全面( )未掌握( )
|
5
| | | | | 掌握( )掌握不全面( )未掌握( )
| 掌握( )掌握不全面( )未掌握( )
|
注:1. 现场访谈5人(含护士长1名),按照《中医护理常规 技术操作规程》进行考核。
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2011年
月
日
附表6.3.2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表(项目一)
耳针法(耳穴埋豆)操作评分标准
医院名称
科室
姓名
项 目
| 要 求
| 应得分
| 扣分
| 得分
| 说明
|
素质要求
|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 5
| 10
| | | |
服装、鞋帽整齐。
| | | |
操
作
前
准
备
| 护士
| 遵照医嘱要求,对患者评估正确,全面。
| 5
| 25
| | | |
洗手,戴口罩
| 2
| | | |
物品
| 治疗盘,针盒,皮肤消毒液,棉球,探棒,棉签,镊子,胶布,弯盘。
| 6
| | | |
患者
| 核对姓名、诊断、介绍并解释,患者理解与配合。
| 6
| | | |
体位舒适合理。
| 6
| | | |
操
作
流
程
| 定穴
| 术者一手持耳轮后上方。
| 5
| 35
| | | |
另一手持探棒由上而下在选区内找敏感点。
| 5
| | | |
皮肤
消毒
| 再次核对穴位后,用皮肤消毒液擦拭(其范围视耳廓大小而定)。
|
3
| | | |
行针
| 选针后符合进针、行针方法(埋豆方法正确)。
| 15
| | | |
观察
| 患者有否晕针、疼痛等不适情况。
| 2
| | | |
起针
| 符合起针要求(留针处有感染时及时处理)。
| 5
| | | |
操
作
后
| 整理
| 整理床单位,合理安排体位。
| 3
| 15
| | | |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手;
针具处理符合要求。
| 5
| | | |
评价
| 选穴准确、操作熟练、局部严格消毒、体位合理、患者感觉、目标达到的程度。
| 5
| | | |
记录
| 按要求记录及签名。
| 2
| | | |
技能熟练
| 操作熟练,轻巧;选穴正确,运用针刺手法正确。
| 5
|
15
| | | |
理论提问
| 回答全面、正确。
| 10
| | | |
合 计
| | 100
| | | |
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2011年
月
日
附表6.3.2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表(项目二)
艾条灸法操作评分标准
医院名称
科室
姓名
项 目
| 要 求
| 应得分
| 扣分
| 得分
| 说明
|
素质要求
|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 5
| 10
|
|
|
|
服装、鞋帽整齐。
| 5
|
|
|
|
操
作
前
准
备
| 护士
| 遵照医嘱要求,对患者评估正确,全面。
| 5
| 25
|
|
|
|
洗手,戴口罩。
| 2
|
|
|
|
物品
| 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小口瓶,必要时备浴巾,屏风。
| 6
|
|
|
|
患者
| 核对姓名、诊断、介绍并解释,患者理解与配合。
| 6
|
|
|
|
体位舒适合理,暴露施灸部位,保暖。
| 6
|
|
|
|
操
作
流
程
| 定位
| 再次核对;明确腧穴部位及施灸方法。
| 5
| 35
|
|
|
|
施灸
| 点燃艾条,灸法正确。
| 10
|
|
|
|
艾条与皮肤距离符合要求。
| 2
|
|
|
|
及时除掉艾灰。
| 5
|
|
|
|
艾条灸至局部皮肤稍起红晕,施灸时间合理。
| 5
|
|
|
|
观察
| 观察局部皮肤及病情,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 5
|
|
|
|
灸毕
| 灸后艾条彻底熄灭,清洁局部皮肤。
| 3
|
|
|
|
操
作
后
| 整理
| 整理床单位,合理安排体位
| 3
| 15
|
|
|
|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手。
艾条处理符合要求。
| 5
|
|
|
|
评价
| 施灸部位准确、操作熟练、皮肤情况、患者感觉、目标达到的程度。
| 5
|
|
|
|
记录
| 按要求记录及签名。
| 2
|
|
|
|
技能熟练
| 操作熟练,轻巧;运用灸法正确。
| 5
| 15
|
|
|
|
理论提问
| 回答全面、正确。
| 10
|
|
|
|
合 计
| | 100
|
|
|
|
注:1. 艾条灸方法常用者有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三种。2.若有艾灸火脱落烧伤皮肤,烧坏衣被均为不合格。
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2011年
月
日
附表6.3.2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表(项目三)
拔火罐法操作评分标准
医院名称
科室
姓名
项 目
| 要 求
| 应得分
| 扣分
| 得分
| 说明
|
素质要求
|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 5
| 10
|
|
|
|
服装、鞋帽整齐。
| 5
|
|
|
|
操
作
前
准
备
| 护士
| 遵照医嘱要求,对患者评估正确,全面。
| 5
| 25
|
|
|
|
洗手,戴口罩。
| 2
|
|
|
|
物品
| 治疗盘,95%酒精棉球,血管钳,火罐,火柴,小口瓶。
|
6
|
|
|
|
患者
| 核对姓名、诊断、介绍并解释,患者理解与配合。
| 6
|
|
|
|
体位舒适合理,暴露施灸部位,保暖。
| 6
|
|
|
|
操
作
流
程
| 定位
| 再次核对;检查罐口有无损坏。
| 5
| 35
|
|
|
|
拔罐
| 酒精棉球干湿适当。
| 5
|
|
|
|
点燃的明火后在罐内中下段环绕,未烧罐口
| 5
|
|
|
|
准确扣在已经选定的部位,罐内形成负压,吸附力强,安全熄火,点燃的明火稳妥、迅速的投入小口瓶。
| 10
|
|
|
|
观察
| 随时检查火罐吸附情况,局部皮肤红紫的程度,皮肤有无烫伤或小水泡;留罐时间l0分钟,询问患者的感觉。
| 5
|
|
|
|
起罐
| 起罐方法正确。
| 5
|
|
|
|
操
作
后
| 整理
| 整理床单位,合理安排体位。
| 3
| 15
|
|
|
|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手。
火罐处理符合要求。
| 5
|
|
|
|
评价
| 拔罐部位准确、操作熟练、皮肤情况、局部皮肤吸附力、患者感觉、目标达到的程度。
| 5
|
|
|
|
记录
| 按要求记录及签名。
| 2
|
|
|
|
技能熟练
| 操作熟练;拔罐部位方法正确,手法稳、准、快。
| 5
| 15
|
|
|
|
理论提问
| 回答全面、正确。
| 10
|
|
|
|
合 计
| | 100
|
|
|
|
注:若有皮肤烫伤,衣裤等被烧坏均为不合格。
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2011年
月
日
附表6.3.2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表(项目四)
穴位按摩法操作评分标准
医院名称
科室
姓名
项 目
| 要 求
| 应得分
| 扣分
| 得分
| 说明
|
素质要求
|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 5
| 10
|
|
|
|
服装、鞋帽整洁。
| 5
|
|
|
|
操
作
前
准
备
| 护 士
| 遵照医嘱要求, 对患者评估正确,全面。
| 5
| 25
|
|
|
|
洗手,戴口罩。
| 2
|
|
|
|
指甲符合要求。
| 6
|
患 者
| 核对姓名、诊断、介绍并解释,患者理解与配合。
| 6
|
|
|
|
体位舒适合理,暴露按摩部位;保暖。
| 6
|
|
|
|
操
作
流
程
| 定 位
| 再次核对;准确选择腧穴部位及推拿手法。
| 10
| 35
|
|
|
|
手 法
| 根据手法要求和腧穴部位的不同,正确运用。
| 10
|
|
|
|
用力均匀,禁用暴力,推拿时间合理。
| 10
|
|
|
|
观 察
| 随时询问对手法反应,及时调整或停止操作。
| 5
|
|
|
|
操
作
后
| 整 理
| 整理床单位,合理安排体位
| 3
| 15
|
|
|
|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手
| 3
|
|
|
|
评 价
| 取穴准确、所选穴位与手法、患者感受及目标达到的程度。
| 7
|
|
|
|
记 录
| 按要求记录及签名。
| 2
|
|
|
|
技能熟练
| 操作正确、熟练,运用手法正确,用力均匀。
| 5
| 15
|
|
|
|
理论提问
| 回答全面、正确。
| 10
|
|
|
|
合 计
| | 100
|
|
|
|
注:若损伤皮肤,扣20分。
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2011年
月
日
附表6.3.2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表(项目五)
刮痧法操作评分标准
医院名称
科室
姓名
项 目
| 要 求
| 应得分
| 扣分
| 得分
| 说明
|
素质要求
|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 5
| 10
|
|
|
|
服装、鞋帽整洁。
| 5
|
|
|
|
操
作
前
准
备
| 护士
| 遵照医嘱要求,对患者评估正确,全面。
| 5
| 25
|
|
|
|
洗手,戴口罩。
| 2
|
|
|
|
物品
| 治疗盘,刮具(如牛角刮板等),治疗碗内盛少量清水。
| 6
|
|
|
|
患者
| 核对姓名、诊断、介绍并解释,患者理解与配合。
| 6
|
|
|
|
体位舒适合理,暴露刮痧部位;保暖。
| 6
|
|
|
|
操
作
流
程
| 定位
| 再次核对;明确刮治部位。
| 5
| 35
|
|
|
|
手法
| 刮治手法,运用正确。
| 10
|
|
|
|
刮治方向符合要求。
| 5
|
|
|
|
刮至局部皮肤出现发红或红紫色痧点,
刮治时间合理。
| 5
|
|
|
|
观察
| 观察局部皮肤及病情变化,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 5
|
|
|
|
刮毕
| 清洁局部皮肤,保暖。
| 5
|
|
|
|
操
作
后
| 整理
| 整理床单位,合理安排体位。
| 3
| 15
|
|
|
|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手。
| 5
|
|
|
|
评价
| 刮法部位准确、操作熟练、刮出痧点、皮肤情况、患者感受、目标达到的程度。
| 5
|
|
|
|
记录
| 按要求记录及签名。
| 2
|
|
|
|
技能熟练
| 操作正确、熟练,运用刮法正确,用力均匀。
| 5
| 15
|
|
|
|
理论提问
| 回答全面、正确。
| 10
|
|
|
|
合 计
| | 100
|
|
|
|
注:刮破皮肤,扣20分。
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2011年
月
日
附表6.3.2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表(项目六)
湿敷法操作评分标准
医院名称
科室
姓名
项 目
| 要 求
| 应得分
| 扣分
| 得分
| 说明
|
素质要求
|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 5
| 10
|
|
|
|
服装、鞋帽整洁。
| 5
|
|
|
|
操
作
前
准
备
| 护士
| 遵照医嘱要求,对患者评估正确,全面。
| 2
| 25
|
|
|
|
洗手,戴口罩。
| 5
|
|
|
|
物品
| 治疗盘,药液及容器,敷布,镊子,弯盘,橡胶单,中单。
| 6
|
|
|
|
患者
| 核对姓名、诊断、介绍并解释,患者理解与配合。
| 6
|
|
|
|
体位舒适合理,暴露湿敷部位;保暖。
| 6
|
|
|
|
操
作
流
程
| 湿敷
| 再次核对湿敷部位。
| 5
| 35
|
|
|
|
药液温度适宜。
| 5
|
|
|
|
敷料大小合适。
| 3
|
|
|
|
湿敷时间、部位正确。
| 5
|
|
|
|
未沾湿患者衣裤、床单。
| 2
|
|
|
|
观察
| 观察局部皮肤反应。
| 5
|
|
|
|
敷布的湿度适当。
| 5
|
|
|
|
湿敷部位频频淋湿。
| 5
|
|
|
|
操
作
后
| 整理
| 整理床单位,合理安排体位。
| 3
| 15
|
|
|
|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手。
| 5
|
|
|
|
评价
| 湿敷部位准确、皮肤清洁情况、患者感受、目标达到的程度。
| 5
|
|
|
|
|
|
|
记录
| 按要求记录及签名。
| 2
|
|
|
|
技能熟练
| 操作正确、熟练,轻巧。
| 5
| 15
|
|
|
|
理论提问
| 回答全面、正确。
| 10
|
|
|
|
合 计
| | 100
|
|
|
|
专家签名:
检查时间:2011年
月
日
附表6.3.2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表(项目七)
涂药法操作评分标准
医院名称
科室
姓名
项 目
| 要 求
| 应得分
| 扣分
| 得分
| 说明
|
素质要求
|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 5
| 10
|
|
|
|
衣帽整齐。
| 5
|
|
|
|
操
作
准
备
| 护士
| 洗手,戴口罩。
| 2
| 25
|
|
|
|
遵照医嘱要求,对患者评估正确,全面。
| 5
|
|
|
|
物品
| 治疗盘,弯盘,药物,棉签,镊子,棉球,纱布,胶布,绷带。
| 6
|
|
|
|
患者
| 核对姓名、诊断、介绍并解释,患者理解与配合。
| 6
|
|
|
|
体位舒适合理,暴露湿敷部位;保暖。
| 6
|
|
|
|
操
作
流
程
| 清洁
皮肤
| 执行无菌操作,取镊子、清洗方法正确。
| 8
| 35
|
|
|
|
揭去原来敷料,方法正确。
| 5
|
|
|
|
用盐水棉球擦去原药迹。
| 4
|
|
|
|
观察伤口情况。
| 2
|
|
|
|
准备
药物
| 核对再次核对涂药部位。
| 4
|
|
|
|
将药物摇匀(水剂)或调匀(膏药)。
| 5
|
|
|
|
涂药
| 涂药正确,薄厚均匀不污染衣物。
| 5
|
|
|
|
包扎松紧适宜、美观。
| 2
|
|
|
|
操
作
后
| 整理
| 整理床单位,合理安排体位。
| 3
| 15
|
|
|
|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手。
| 5
|
|
|
|
评价
| 涂药方法、部位的准确,皮肤清洁情况、患者感受、目标达到的程度。
| 5
|
|
|
|
记录
| 按要求记录及签名。
| 2
|
|
|
|
技能熟练
| 操作正确、熟练,动作轻巧。
| 5
| 15
|
|
|
|
理论提问
| 回答全面、正确。
| 10
|
|
|
|
合 计
|
| 10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