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大力推进绿色社区创建活动,提高妇女环境保护意识。充分发挥社区绿色志愿者和绿色家庭的表率作用,调动社区党员队伍和文化骨干队伍的参与积极性,连续10年开展了绿色社区创建活动。截止到2010年底,我市有建成全国绿色社区5个,市级绿色社区131个,区县级绿色社区300多个,累计达上百万余户。以平均每户1.5名妇女计算,在绿色社区创建活动中,受教育的妇女达两百万余名。
(3)深入开展绿色教育活动,提高儿童环境保护知识水平。一是持续开展“绿色教育行动”系列活动。2001年以来,市环保局加大绿色教育工作力度,全市有受国家表彰的绿色学校21所,市级绿色学校202所、区县级绿色学校400余所。以平均一所学校2000人计算,直接受教育的学生达到百万,以平均一个小孩影响带动家庭中一个妇女,间接受教育的妇女达到百万。二是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青少年环境教育竞赛活动。先后开展了中小学环境征文、“气候酷派”绿色校园行动、“拜耳青年环境特使”评选、环保科技竞赛活动、ITT杯水科技发明比赛、环境小硕士和环境小记者项目、寻找中华绿色小记者博文大赛。三是开展中小学环境教育主题活动。先后组织中小学生开展了“我是环保小卫士”、“绿色星期天”及环保主题班(队)会活动,以及保护母亲河、消除白色污染、回收废旧电池等系列活动,连续开展了10届中小学生环境征文竞赛活动,累计130万中小学生参与了活动。
2.为妇女创造适宜生活和工作环境,改善儿童生存的自然环境情况评估
2001-2010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环境保护投入逐年递增,2010年,市财政用于环境污染治理的投入达到2.6亿元,较2001年增加122%。全市环境保护系统以环保“四大行动”和总量减排为抓手,以三峡库区水环境保护和主城区大气污染防治为重点,着力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和损害人员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污染排放得到控制,生态建设大力推进,全市环境质量显著改善。截止2010年底,主城区全年满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1天,较2001年增加104天;长江、嘉陵江和乌江重庆段水质总体保持Ⅱ类,8个国控监测断面水质均满足水域功能要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连续3年达到100%,主要次级河流满足水域功能断面要求断面比例达86.7%。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79.4%,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4%,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3%,分别较2001年提高11.6%、83.4%、7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