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安排苏北科技富民强县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各2000万元,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和特色优势明显的高新技术产业及新兴产业。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鼓励、引导各类优秀人才向苏北地区流动,2011年,安排苏北急需人才专项引导资金2000万元,引进一批重点行业和领域急需紧缺经营管理人才。实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和“企业博士集聚计划”,在同等条件下对苏北资助对象给予倾斜。
面向苏北建立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市场化评价机制和选拔机制,分层分类抓好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训工作。积极推进苏北地区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和高职院校省级实训基地建设,省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奖补资金重点用于苏北地区。大力实施“两后双百工程”(即初中毕业后上不了高中、高中毕业后上不了大学的100%组织培训,达到劳动年龄的100%介绍就业)和“四全工程”(即全员普查登记、全员分类建档、全员培训发证、全员转化就业),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实用型人才,扩张实用人才队伍总量。
发挥重点高校的辐射作用,加大对苏北高校和高职院校的对口支援力度,每年安排专项经费4000万元,组织省内千所义务教育阶段优质学校与苏北农村千所薄弱学校实行“校对校”结对帮扶、对口支教。“十二五”期间,继续选派大学毕业生赴苏北农村学校任教,全面实行学费全额返还的奖励政策。
六、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快苏北教育现代化步伐,不断提高苏北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在2010年基础上提高到中央核定东部地区的标准,省财政继续对苏北经济薄弱地区按现行比例给予补助。设立学前教育奖补专项经费,重点支持农村幼儿园建设,扶持苏北经济薄弱地区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同时省财政继续按现行比例分担苏北地区中等职业学校所有一、二年级在校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所需资金。
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骨干、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支持苏北地区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普及县、乡、村三级“两馆一站一室”、农家书屋、农村数字电影固定放映和健身路径,完成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基本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
推进居委会和村委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对每个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给予适当补助。落实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和孤儿养育标准增长机制,进一步提高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统筹层次,城市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省级补助资金、农村敬老院建设“关爱工程”省级补助资金和城乡医疗救助省级补助资金主要用于苏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