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脱贫攻坚工程,以促进贫困农户脱贫增收和经济薄弱村加快发展为中心任务,统筹推进开发式扶贫和救助式扶贫,确保2011年提前一年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在此基础上,全省实施脱贫奔小康工程,到“十二五”末,苏北农村低收入人口人均纯收入明显提高,年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薄弱村生产生活生态条件得到有效改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
七、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积极支持和培育苏北地区机电产品出口基地、科技兴贸基地及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帮助苏北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组织、资助各类企业参加境内外各种经贸活动。
鼓励外资北上,充分利用我省驻外机构和各类投资贸易促进活动宣传苏北,打造江苏利用外资新高地。加强苏北国家级、省级开发区的功能建设,重点支持特殊功能监管区、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围绕国家和省区域发展战略,支持苏北地区开发区升级、调整区划或设立新的开发园区。
鼓励苏北地区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支持苏北地区建设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园区。进一步规范外派劳务市场建设,选择一批符合条件的苏北企业赋予外派劳务经营权,鼓励建立外派劳务服务中心,对符合条件的县外派劳务服务中心平台建设给予一次性补助资金30万元。
八、加快交通、电力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在实施新一轮国省干线改造工程的同时,加快建设宿迁至新沂、连云港东疏港和北疏港高速公路,开工建设阜宁至建湖、金湖至马坝高速公路,推进盐城至大丰高速公路和京沪高速淮江段拓宽改造工程建设;加快航道和连云港港、大丰港建设,着力建设连云港港30万吨级深水航道;开工建设连盐和连淮铁路,不断提升陇海铁路和徐州、连云港机场服务水平;加大客货运枢纽建设力度,全面推进苏北地区农村客运班线和镇村公共交通建设,进一步完善苏北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方便群众出行。在高速公路、地方公路、农村公路建设和撤渡建桥等方面对苏北继续实施倾斜。“十二五”期间,安排国省干线公路省级补助资金80亿元。
进一步加大苏北地区电网建设力度,提高苏北电网投资比例,满足苏北地区用电增长需求。加快建设500千伏岱山升压、盐北升压、旗杰升压、连云港北(临海)升压等输变电工程,推进新海电厂和徐州国华电厂“上大压小”工程的配套送出输变电工程建设,为苏北新建机组早日并网发电创造条件。全面推进苏北沿海地区电网规划建设,加快建设风电汇流站,确保沿海风电可靠送出。实现电网规划与地方规划有效对接,加大重点电网项目站址和走廊的保护力度,加快布点建设苏北地区后续500千伏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