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力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全方位深化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政策措施,以方便广大市民出行、最大限度减少路网交通负荷为目标,推进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地面公交为主体、其他交通方式为辅的多种交通方式协调运转的绿色出行系统建设,实现交通与城市和谐发展。
1.轨道交通网络化服务工程。积极推进轨道交通在城市公共客运系统中的骨干地位建设,发挥其引导与支撑城市空间结构优化调整的作用。要按照“安全、质量、功能、成本和效率”相统一原则,加快主城区城市地铁、主城区与新城区快速轨道、城际铁路等轨道交通建设,扩大规模,增加全域线网密度。实施既有轨道交通扩能改造。到2015年,全市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达30万人次以上,运营管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地面公交网络化服务工程。充分发挥地面公交的主体作用,调整优化主城公交线网规划,与轨道交通站点衔接,完善线网功能结构,适度增加支路线网密度。重点建设地面公交快速通勤系统,在主要客流走廊上继续增辟10条公交专用道,并形成公交专用道网络。积极实施大站快车措施,提高公交车运行速度。主城90%乘客步行到最近车站距离不超过500米,高峰时段主要干线候车时间2至3分钟,地面公交日均客运量达220万人次以上。
3.交通出行便捷换乘服务工程。轨道交通、地面公交等多种方式换乘设施同步规划、建设、运行,方便乘客出行。建成4个综合客运枢纽,优化公交场站布局,随地铁等轨道交通同步建设6个公交停车场。
4.交通出行无障碍服务工程。推进无障碍交通设施与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成主城无障碍交通出行网络。新改建道路随路建设无障碍设施,既有道路逐步实施无障碍改造。继续推进公交和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及车辆等无障碍建设改造,严厉处罚侵占、损害无障碍设施行为。
5.区域性物流中心服务工程。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需要,按照东北亚区域性物流中心标准,实现传统道路货运业向现代物流业的转变。组建规模“绿色车队”,重点建设货运场站,推动东北亚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
(四)积极推进交通信息化建设。整合信息资源,加快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提高管理、运输服务水平和运行效率。
1.交通信息采集资源整合工程。建设一体化的综合交通数据中心。重点建立交通数据标准和资源目录体系,建设交通地理信息系统(GIS-T),交通基础设施、运输、服务数据采集与检测系统,交通基础数据库系统等。
2.智能化交通运行管理决策支持工程。以提高对路网运行的调控和快速反应能力为目标,建设新一代智能交通运行协调指挥和管理系统。进一步建设完善公交智能服务管理系统,实现公共交通资源的统一调配和合理安排,大幅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能力。建设交通指挥控制中心智能化系统,使交通管理和指挥实现智能化、信息化、可视化、扁平化,实现全市交通的集中、统一、权威、高效指挥控制。建设路网运行管理和综合交通枢纽管理系统,建设完善地面公交和轨道交通网络化调度指挥系统、道路货运管理与城市物流公共信息服务系统、机动车检测与维修服务系统、停车管理与服务系统,建设交通行业从业人员诚信管理系统和营运车辆安全监管系统,完善行业运行调度及安全保卫图像信息系统。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