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完善各专业应急信息指挥系统功能(1)进一步完善防汛抗旱应急信息与指挥系统。(2)建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建设完善市、县(市、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加快危险化学品、交通、消防等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3)建设完善环境监控指挥系统。提高环境监控技术能力和水平,对环境空气质量和水环境质量进行全天候监控,对重点污染源进行实时监管。(4)建立重要生产要素应急指挥系统,增强特殊情况下对煤、电、油、运、气、水等重要生产要素的调度指挥能力。(5)建立健全不明原因疾病和重大传染病疫情、食品药品安全和动植物疫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信息指挥系统。(6)改造郑州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提升其重大案件指挥处置、重要警务活动指挥调度、反恐防暴指挥协调等综合指挥调度功能。(7)增强地震、信访、物价以及能源、粮食等单位业务信息系统的应急处置功能。(8)加快银行、证券、期货、保险等重要金融业务系统及数据库的容灾备份系统建设。
重点建设项目:
1.郑州市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建设郑州市应急指挥平台以及和县(市、区)及有关部门应急平台的结点工程,提升监测预警、信息接报、快速评估、视频会商、综合研判、辅助决策、指挥调度等综合功能。
2.郑州市防汛抗旱应急信息与指挥中心建设。提升改造指挥中心现有设施,完善防汛抗旱信息接受处理和服务系统。
3.郑州市气象灾害应急平台建设。建设郑州市综合气象信息系统共享平台、移动气象台和郑州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指挥中心,畅通气象信息的加工、传输渠道,提升全市应对气象灾害的快速反应能力。
4.郑州市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建设。建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实现与国家、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应急平台的互联互通,提高生产安全事故风险的监测监控能力,提升在处置重特大事故中的综合协调指挥能力。
5.郑州市环境应急指挥平台建设。改造升级市环境应急指挥中心,升级硬件设备,配备业务软件,提升对重大污染源的实时监控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指挥能力。
6.郑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建立一个融信息共享、紧急医疗救援、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为一体的监测、预警、协调指挥综合体系。
7.郑州市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应急指挥系统建设。改造郑州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提升全市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和其他突发事件先期处置应急指挥调度功能。
8.郑州市重要生产要素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建立一个生产要素经营、储备、监测、调度为一体的综合指挥系统。
9.郑州市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设。建设完善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提升地震灾害应急指挥功能。
(十二)应急队伍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09〕59号),切实加强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专业应急队伍建设,形成规模适度、管理规范的应急队伍体系。
1.进一步提升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处置能力(1)强化郑州市应急救援支队建设,进一步增强专业人员力量,完善设施、装备,充分发挥其作为专业应急救援骨干力量的作用。以公安、消防等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为依托,建立健全各县(市、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2)加强公安特巡警队伍建设,警力配备要达到规定的标准,增强快速有效处置突发性治安事件的能力。充实反恐力量,提高快速有效处置爆炸、劫持人质、破坏重要公共安全设施等恐怖袭击事件的能力。(3)加强防汛抗旱抢险救灾队伍、黄河大堤抗洪抢险队伍、地震灾害和地质灾害专业应急防治与救灾队伍建设。(4)加强专业森林消防队伍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专业化水平和能力。(5)以危险化学品和矿山救援为核心,建设安全生产综合应急救援基地,建立安全生产区域性救援队伍,增配大型、特种救援救生装备。(6)建立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队伍,重点建设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急性职业中毒、化学品损伤和化学物品辐射预防、处理队伍,切实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7)建立健全重大动植物疫情应急处置队伍,重点提高禽流感、外来危险性生物入侵和农业病虫害等重大动植物疫情应急处置能力。(8)建立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工作队伍,不断提高应对突发地质灾害事件的能力。
2.加强企事业单位专兼职应急救援和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1)推进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矿山、电力和通信等企事业单位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按有关标准和规范配备专业及兼职救援人员和应急技术装备,提高现场先期快速处置能力。(2)企事业单位应急救援队伍在当地应急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下参与应急处置工作。鼓励企事业单位建立应急互助机制,发挥其在区域联防和救援互助中的关键作用。(3)依托共青团、红十字会、基层社区、重点企业以及各类社会中介组织,建立形式多样的应急志愿者队伍;重点加强青年志愿者队伍建设,逐步建立健全应急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实现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社会化。全市每万人中应急志愿者超过100人,实现每个社区至少拥有1支应急志愿者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