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木薯产业。引进培育木薯优良品种,加大优良品种和丰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力度,努力提高单产水平。充分利用非粮旱坡地种植,扩大种植面积,推广木薯良种和间种套种技术。到2015年,力争木薯良种和高产技术覆盖率达到80%,鲜薯平均淀粉含量达到30%以上。
4.糖蔗、剑麻、南药等产业。根据市场需求,依托资源优势,稳步发展糖蔗、剑麻、南药等其他热带作物产区特色作物,开发深加工产品,延伸产业链,促进农民和农垦职工增收。
二、采取有效措施,加快产业发展
(一)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重点推进天然橡胶、木薯和热带水果向优势区域集中,提高热带作物产业集约化、规模化水平,逐步形成我省热带作物优势产业带。加大投入力度,重点加强生产基地田间水利、良种繁育、道路和采后处理等设施建设。进一步调整优化热带作物品种结构,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实现产品品种结构多样化,满足不同消费层次需求。
(二)加强科技创新和推广。支持科研单位加强新品种培育、重大病虫害防治、有害生物防控、热带水果采后保鲜贮运、热带作物产品深加工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及推广应用。强化热带作物种子种苗监管,支持种质资源开发和优良品种培育。建立一批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中心,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鼓励企业、服务组织和科研人员深入基层开展技术推广和服务,加强农民技能培训。
(三)推广标准化生产和综合开发。加快创建热带作物标准园,争取至2015年建成100个左右。大力推广生物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引导生产者使用安全、高效的投入品,严格产品农残检测,加强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全面提高热带作物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鼓励开展热带作物资源综合开发,加强天然橡胶、木薯、甘蔗、剑麻、菠萝等加工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循环农业,加快环境友好型热带作物产业建设步伐。
(四)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根据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生产的需要,支持和引导热带作物产区农村发展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促进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有机结合,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抗市场风险能力。积极扶持热带作物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增加农民收入。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创立热带作物产品品牌,推进销售品牌化,提高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