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推进市国资委管理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1、预算内的授权执行,预算外的严格控制

  企业在建立规范的预算审批授权基础上,应优化工作程序,提升管理效率,减少预算内项目执行的障碍。对于预算内事项,保证预算内项目的执行程序均与授权审批的预算内容一致,不允许调剂使用(串项使用);对于超预算或预算外事项,企业应建立相关制度和审批流程,预算的调整、预算的细化、量化,都要按照严格的审批程序操作,并且预算外事项在编入预算后,才能予以执行,坚决杜绝违规操作。

  2、创新方法,有效监控预算执行状况

  企业应当建立预算执行实时监控制度和预算执行内部报告制度,及时掌握预算执行动态及结果。

  一是企业应建立一套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管、分析、警示制度。当预算执行偏离预算目标超过5%时,能及时发出预警或警示信号, 可以迅速地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规避与化解潜在的风险,最终实现预算目标。

  二是企业应建立特殊情况下的主动应对措施。一旦企业的战略、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以及出现突发事件,可能对企业的经营带来重大影响时,企业应及时对预算目标反馈、修订和优化,或制定追加预算调整程序,为特殊情况提供应急渠道。

  三是企业应客观、动态地反映预算执行情况。通过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等手段控制和监控预算执行情况,提高预算执行的预警及应对水平。企业应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以信息化手段监控预算执行,防止人为调节,保证预算流程严格规范执行。

  3、预算的有效执行需要全体员工共同参与

  全面预算管理是全过程、全方位、全员的预算管理,全体员工的全面投入,才能发挥全面预算的作用。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成功与否的关键是要有良好的预算环境、企业文化和人员素质。因此,预算执行中没有任何特殊性,各级决策人员和执行人员应全部落实预算执行,各级领导、各级负责人、各岗位员工均要按照制度和规定执行预算,保证预算执行的刚性。

  (三)预算评价是不断提升预算管理水平的主要手段

  在预算管理循环中,预算评价是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在预算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预算评价工作是检视预算编制水平、执行能力的途径,对于发挥预算功能、增强预算“刚性”、强化预算执行、确保预算目标实现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是对预算执行过程的实时评估。通过对预算执行的实时评价,可随时发现和纠正预算执行的偏差,从而实现过程中的控制,有助于企业预算目标的顺利完成。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