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是对预算执行效果的事后评价。通过对预算执行效果的评价,既可以反映企业总体的经营业绩,又可以反思预算目标的合理性和战略规划的合理性;预算效果评价也是企业编制下期预算,完善并优化整个预算管理系统的依据。
第三是预算评价结果与企业业绩考核工作有效结合。以企业内部管理为核心的预算评价工作,应与企业绩效考核工作有效结合。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中,企业应制订与年度经营目标相关联的评价指标,建立有效的激励奖惩制度,以此推进全面预算更好的执行。预算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指标的设定要突出与战略目标的联系,要具备可控性、可实施性、简明性、可信性、可衡量性,并以经审计后的财务决算为依据进行评价。对预算执行结果超过原预算目标上下10%时,各企业应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等环节,全面客观地分析差异的原因。通过分析,找出问题,加强整改,不断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五、建立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保障措施
(一)制订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推进方案
各企业应根据市国资委总体工作要求,并结合企业规模、行业特点、管理现状等,制订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推进方案。全面预算管理工作2011年要列入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及专业委员会或企业预算领导小组重点事项进行讨论和研究。
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方案中应当明确分年度目标、各阶段工作重点、推进的范围、推进的时间进度,明确预算管理工作机构和人员配备情况;明确全面预算管理推进的责任人和任务等。
(二)加强对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
建立健全预算管理组织体系,是有效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最重要的基础和保障。企业应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的组织体系,明确各环节授权审批程序和工作协调机制。
一是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的决策体系。企业应结合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设立预算管理委员会;未进行董事会试点的企业应设立预算领导小组。预算管理委员会或预算领导小组职责包括:审定企业预算目标,协调解决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重大问题,并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评价等职责。
二是明确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体系。各企业应明确指定全面预算执行管理工作机构。预算执行管理机构应负责制订预算管理办法、组织预算的编制、汇总、审核、控制和分析等职责。预算执行体系应包括各预算执行单位。各预算执行单位要配备充足的预算管理人员,负责企业全面预算工作的推进和协调管理工作。